LRC歌词
[ilingku:140]
[00:00.00]本字幕由AI语天琴识别技术生成
[00:01.44]体验
[00:02.12]文化寻根之旅
[00:04.04]解开诸多历史疑惑
[00:06.92]易中天中华史系列有声书
[00:09.28]有果脉文化浙江文艺出版社
[00:11.95]联合出品
[00:13.39]作者
[00:14.23]易中天
[00:15.95]演播
[00:16.83]张大鹏
[00:18.79]请听
[00:19.47]第二十卷
[00:21.07]铁血猛源
[00:24.15]第十六集
[00:26.15]兼并南宋
[00:30.35]对于蒙古人来说
[00:31.99]征服南宋并不是容易的事
[00:35.07]因为那里的自然条件与欧亚草原
[00:37.79]大相径庭
[00:39.95]早在钓鱼城下
[00:41.35]他们就领教过南方气候和瘟疫的杀伤力
[00:45.47]有着众多湖泊和丘陵的复杂地形
[00:48.39]也不利于骑兵的纵横驰骋
[00:51.83]相反
[00:52.87]他们需要学习和掌握的新技术
[00:55.39]也太多
[00:56.99]比如水战和工程
[00:59.15]以及何对付寄生虫和蚊子
[01:01.76]还有湿热
[01:03.80]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
[01:08.28]所以忽必烈最早的选择
[01:10.36]是希望像当年契丹人那样跟南宋签订类似于缠冤之盟的协议
[01:17.28]它在跟阿里布哥内战时曾经派出使者
[01:20.67]表示只要南宋承认自己是天子
[01:23.79]就能换取实质上的自治
[01:26.23]并借助相互的贸易获得繁荣
[01:30.55]可惜这些想法
[01:31.87]被证明是一乡情愿
[01:34.31]忽必烈的橄榄枝
[01:35.75]停在了空中
[01:37.91]那就只好开战
[01:42.31]开战
[01:43.11]又利害两方面的原因
[01:46.03]一方面
[01:46.91]尽管南宋朝廷长期偏安一隅
[01:49.95]也有不少人安于现状
[01:52.32]但收复中原重归一统
[01:54.67]仍然是政治正确
[01:56.44]和道德高尚
[01:58.76]念念不忘汉杯不见九州铜的
[02:02.08]并不是个别人
[02:04.12]那么谁能肯定南宋就一定不会用武力
[02:07.44]将蒙古帝国的中华部分夺回去呢
[02:11.03]这可是忽必烈
[02:12.28]难以接受的
[02:15.00]何况
[02:16.07]南宋还是一支肥羊
[02:19.12]肥沃的土地可以提供大量古物和其他农副产品
[02:23.84]繁荣的贸易则无异于摇钱树
[02:27.60]从长期接触的穆斯林商人那里
[02:30.04]蒙古人已经知道了做生意的好处
[02:33.12]也知道南宋建立的海外贸易圈
[02:35.76]有什么意义
[02:37.79]既有潜在危险
[02:39.56]又有利益驱动
[02:41.44]那刀子
[02:42.51]也就非拔出不可了
[02:45.88]问题旨在
[02:47.12]从哪里下手
[02:50.40]一个名叫刘整的汉族人
[02:52.76]帮了大忙
[02:55.20]此人原本是南宋重要将领
[02:57.56]镇守过荆楚
[02:59.04]也镇守过四由于在官场受到排挤险遭杀害
[03:04.60]被逼降源
[03:06.72]忽必烈闻讯大喜过望
[03:08.80]立即派兵接应并降照嘉奖
[03:12.08]对南宋防御系统了如执掌的刘整
[03:15.44]也知无不言
[03:18.48]他给出的方案时
[03:20.12]先拿下相反
[03:23.32]襄樊
[03:24.12]就是襄阳和樊城
[03:26.92]这是两座在汉水中游隔江而建的连体城市
[03:30.99]也是通往长江中游盆地的最后要塞
[03:35.60]南宋在那里修建了几乎坚不可摧的防御攻事
[03:40.15]当年铁木哥的孙子塔查儿
[03:42.39]就曾经在襄樊碰了钉子
[03:45.55]因此刘整的方案提出后便遭到众多蒙古官员和将领的反对
[03:50.63]认为结果
[03:51.75]一定是劳而无功
[03:54.99]忽必烈却拍案较好
[03:57.79]他很清楚
[03:59.11]南下伐送无非三条路线
[04:01.72]三个突破口
[04:03.60]破蜀入江
[04:05.08]占领荆楚
[04:06.36]和直捣江淮
[04:09.24]但是蒙哥的失败已经证明
[04:11.40]先去川东
[04:12.64]并非良策
[04:14.52]长江下游水乡之地
[04:16.51]也不是最好的战场
[04:19.16]相反
[04:20.20]如果拿下襄樊就可以顺汉水而下
[04:23.52]攻陷鄂州
[04:24.92]鄂州王
[04:26.16]江淮也不存
[04:28.00]林安祥
[04:29.44]重庆又算什么
[04:32.15]那好
[04:33.32]就这么干
[04:35.60]于是忽必烈调兵遣将
[04:37.68]任命阿竹
[04:38.84]为蒙古督元帅
[04:40.52]刘拯为汉军督元帅
[04:42.84]率领大军奔赴襄樊前线
[04:46.64]阿竹是名将宿不台的孙子
[04:49.12]兀良和台的儿子
[04:50.68]也是一员汉将
[04:53.12]在进行了试探性的火力侦察之后
[04:55.59]阿竹同意刘整
[04:56.99]急功还取的谋略
[04:58.95]决定在襄樊战打持久战
[05:03.40]他们围绕襄阳和樊城
[05:05.36]修建了方圆百里的巨大环城
[05:08.88]忽必烈也源源不断地抽调兵力前来增援
[05:12.56]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襄樊
[05:15.32]围得严严实施
[05:17.04]水泄不同
[05:20.40]南宋当局万万没有想到
[05:22.52]蒙古人会一反常规
[05:24.44]采取这样与过去风格迥异的战术
[05:27.76]急忙竭尽全力进行增援
[05:31.32]可惜蒙古军围的实在太紧
[05:33.71]只有少数运输部队完成了任务
[05:36.47]其他则被堵截歼灭在外
[05:39.44]以至于宋人倾全国之财
[05:42.24]而不能就义州
[05:45.20]襄樊
[05:46.36]终于变成孤岛
[05:49.84]蒙古人却如虎添翼
[05:52.88]应忽必烈的要求
[05:54.40]远在中东的伊利韩国
[05:56.24]送来了两位穆斯林工程师
[05:59.03]他们架起了远距离发射石头的头石机
[06:02.40]对樊城
[06:03.32]进行密集轰炸
[06:06.00]据说
[06:06.92]这种机器启动之时
[06:08.84]声印惊天动地
[06:10.92]所有被击中的东西都立即粉碎
[06:15.20]蒙古军则在破城之后
[06:17.24]蜂拥而入
[06:18.56]守将以身殉国
[06:20.80]樊城沦陷
[06:23.76]现在
[06:24.76]轮到襄阳
[06:27.68]襄阳守将是刘整的仇人吕文焕
[06:31.64]因此刘整极力主张按照巨降惯例
[06:34.79]将襄阳仪平
[06:37.32]忽必烈却没有听他的
[06:39.28]而是改派魏伍而人阿里海牙
[06:41.71]担任前线总指挥
[06:44.55]阿里海牙先是调集火炮
[06:46.64]轰塌了襄阳城楼
[06:48.52]然后亲自到城下招安
[06:51.71]为了表示诚意
[06:52.96]他甚至四次折断剑杆指天发誓
[06:57.20]吕文焕
[06:58.35]也终于投降
[07:01.52]持续将近五年的襄樊之战
[07:04.56]宣告结束
[07:07.64]下一步自然是现鄂州
[07:10.00]夏扬州
[07:11.16]逼临安
[07:12.88]忽必烈却更换了指挥官
[07:15.64]他任命丞相伯颜为统帅
[07:17.88]阿竹为父帅
[07:19.48]新投降的吕文焕
[07:21.00]也随军行动
[07:23.08]刘拯
[07:23.88]则被安排去打江淮
[07:27.08]自以为建立了奇功的刘整不能参加渡江
[07:30.96]大师所望
[07:32.28]竟抑郁而死
[07:35.88]事实证明
[07:37.08]忽必烈是正确的
[07:39.40]因为这位希望兼任中华皇帝的蒙古大汗
[07:42.71]不但要战绩
[07:44.20]更要人心
[07:46.32]只要战绩
[07:47.76]刘整形
[07:48.71]阿竹更行
[07:50.84]还要人心
[07:52.12]就非伯颜不可
[07:55.04]伯颜必辞时
[07:56.64]忽必烈就像当年尧叔那样
[07:58.88]给他讲了曹彬和平进入金陵的故事
[08:02.88]然后对他说
[08:05.16]你如果能够做到不望杀一人
[08:08.52]那就是我的草民
[08:12.60]伯颜也不负厚望
[08:14.68]他和阿竹率领二十万大军顺汉水而下渡过长江
[08:19.76]鄂州
[08:20.60]不战而降
[08:23.03]伯颜兑现诺言优待俘虏
[08:25.91]不但不滥杀无辜
[08:27.44]而且南宋降将一律原职流用
[08:31.47]被委以重任的吕文焕
[08:33.28]也起到重要作用
[08:35.55]因为长江沿线守将
[08:37.43]大多数不是他的亲属
[08:39.52]就是他的部署
[08:41.79]结果
[08:42.64]蒙古军越来越发展壮大
[08:45.00]南宋军
[08:46.04]越来越士气低落
[08:47.92]以至于伯颜的进攻
[08:50.12]差不多变成了行军
[08:54.52]后面的故事
[08:55.64]在风流南宋中讲过
[08:58.52]至元十三年三月工帝和两宫皇太后
[09:02.80]向蒙古军统帅伯颜投降
[09:05.96]南宋
[09:07.00]实质上灭亡
[09:10.00]三年后
[09:11.20]张世杰兵败崖山
[09:13.24]堕水溺死
[09:14.96]陆秀夫背负小皇帝赵炳
[09:17.52]跳海自尽
[09:19.24]南宋
[09:20.36]彻底灭亡
[09:23.08]之后
[09:24.36]钓鱼城投降
[09:27.56]四十多年的宋猛战争
[09:29.76]结束了
[09:31.43]这在蒙古人的战争史上
[09:33.43]是时间最长的
[09:35.31]遭遇的抵抗
[09:36.76]也是最顽强的
[09:39.72]樊城城破时
[09:41.44]守将范天顺
[09:42.80]仰天长叹
[09:45.04]生为宋臣
[09:46.88]死为宋鬼
[09:48.60]竟自缢而死
[09:51.24]部将牛复率领死士百人巷战
[09:54.32]伤痕累累
[09:55.48]触注不死
[09:56.80]又冲进燃烧的街道
[09:58.84]自焚而死下级军官王福看见
[10:03.80]长叹一声说
[10:06.32]将军死于国士
[10:08.68]我又岂能苟活
[10:11.80]也冲进了火海之中
[10:15.84]这样的战士
[10:17.28]是连敌人都要敬中的
[10:20.96]池州沦陷后
[10:22.40]代理之州赵某发夫妻同时自缢
[10:26.28]在暗机上
[10:27.52]留下遗言
[10:29.88]国不可备
[10:31.56]诚不可降
[10:33.28]夫父同死
[10:35.20]结义成双
[10:38.80]伯颜看了
[10:40.00]肃然起敬
[10:41.68]下令以礼安葬在永名寺旁
[10:46.40]南宋军民的抗战
[10:48.40]可歌可泣
[10:51.36]就连被后人骂作奸臣的贾四道
[10:54.32]也不是投降派
[10:57.36]贾四道是南宋晚期的三朝元老终其一生与蒙古灭宋息息相关
[11:04.84]由于杜宗皇帝代以失相
[11:07.48]且言听计从
[11:09.36]贾似道自己也排除一己独揽朝政
[11:12.88]因此一般都认为
[11:14.28]他对南宋之王
[11:15.92]富有责任
[11:18.28]不过
[11:19.12]贾似道只是权臣
[11:21.00]而非奸臣
[11:22.68]他并没有通敌
[11:24.20]也没有卖国
[11:25.48]更没有投降
[11:27.84]相反
[11:28.72]为了修建防御工事
[11:30.52]他捐出了自己的私产
[11:33.00]鄂州保卫战
[11:34.24]他亲临前线与士兵同甘共苦
[11:38.20]相樊被围后
[11:39.52]他多次要求奔赴战场担任总指挥
[11:43.20]而且在宋猛的最后一站
[11:45.40]还真的上了前线
[11:47.60]只不过打败了
[11:50.40]难怪忽必烈会感叹地说
[11:53.16]上哪儿去找贾四道这样的人
[11:55.56]来为我所用呢
[11:59.12]反倒是原保家卫国的武将
[12:02.20]纷纷倒戈
[12:04.12]忽必烈对此大为不解
[12:07.32]临安沦陷第二年
[12:09.28]南宋皇帝和文武百官被带到原上都等待发落
[12:14.20]忽必烈问
[12:16.08]你们为什么
[12:17.28]投降得那么快啊
[12:19.80]降将们说
[12:21.00]因为贾四道众文轻武
[12:23.28]臣等愤愤不平
[12:26.24]忽必烈说
[12:28.31]就算如此
[12:29.84]那也是他一人之罪
[12:32.08]赵官家
[12:33.16]并没亏待你们
[12:35.43]你们这样说话
[12:37.31]活该被贾死到看不起
[12:41.80]降将们面红耳赤
[12:44.04]无言以对
[12:47.36]忽必烈当然没有兴趣跟他们继续讨论这个问题
[12:52.04]在成功地将蒙古草原与中华大帝连为一体之后
[12:56.68]他的目光
[12:57.83]又投向了海洋
[13:00.64]毕竟
[13:01.64]成吉思汗的子孙
[13:03.24]都是世界的征服者
[13:05.60]在撞到南墙之前
[13:07.44]是不会停下脚步
[13:09.80]也不会收敛野心的
[00:00.00]本字幕由AI语天琴识别技术生成
[00:01.44]体验
[00:02.12]文化寻根之旅
[00:04.04]解开诸多历史疑惑
[00:06.92]易中天中华史系列有声书
[00:09.28]有果脉文化浙江文艺出版社
[00:11.95]联合出品
[00:13.39]作者
[00:14.23]易中天
[00:15.95]演播
[00:16.83]张大鹏
[00:18.79]请听
[00:19.47]第二十卷
[00:21.07]铁血猛源
[00:24.15]第十六集
[00:26.15]兼并南宋
[00:30.35]对于蒙古人来说
[00:31.99]征服南宋并不是容易的事
[00:35.07]因为那里的自然条件与欧亚草原
[00:37.79]大相径庭
[00:39.95]早在钓鱼城下
[00:41.35]他们就领教过南方气候和瘟疫的杀伤力
[00:45.47]有着众多湖泊和丘陵的复杂地形
[00:48.39]也不利于骑兵的纵横驰骋
[00:51.83]相反
[00:52.87]他们需要学习和掌握的新技术
[00:55.39]也太多
[00:56.99]比如水战和工程
[00:59.15]以及何对付寄生虫和蚊子
[01:01.76]还有湿热
[01:03.80]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
[01:08.28]所以忽必烈最早的选择
[01:10.36]是希望像当年契丹人那样跟南宋签订类似于缠冤之盟的协议
[01:17.28]它在跟阿里布哥内战时曾经派出使者
[01:20.67]表示只要南宋承认自己是天子
[01:23.79]就能换取实质上的自治
[01:26.23]并借助相互的贸易获得繁荣
[01:30.55]可惜这些想法
[01:31.87]被证明是一乡情愿
[01:34.31]忽必烈的橄榄枝
[01:35.75]停在了空中
[01:37.91]那就只好开战
[01:42.31]开战
[01:43.11]又利害两方面的原因
[01:46.03]一方面
[01:46.91]尽管南宋朝廷长期偏安一隅
[01:49.95]也有不少人安于现状
[01:52.32]但收复中原重归一统
[01:54.67]仍然是政治正确
[01:56.44]和道德高尚
[01:58.76]念念不忘汉杯不见九州铜的
[02:02.08]并不是个别人
[02:04.12]那么谁能肯定南宋就一定不会用武力
[02:07.44]将蒙古帝国的中华部分夺回去呢
[02:11.03]这可是忽必烈
[02:12.28]难以接受的
[02:15.00]何况
[02:16.07]南宋还是一支肥羊
[02:19.12]肥沃的土地可以提供大量古物和其他农副产品
[02:23.84]繁荣的贸易则无异于摇钱树
[02:27.60]从长期接触的穆斯林商人那里
[02:30.04]蒙古人已经知道了做生意的好处
[02:33.12]也知道南宋建立的海外贸易圈
[02:35.76]有什么意义
[02:37.79]既有潜在危险
[02:39.56]又有利益驱动
[02:41.44]那刀子
[02:42.51]也就非拔出不可了
[02:45.88]问题旨在
[02:47.12]从哪里下手
[02:50.40]一个名叫刘整的汉族人
[02:52.76]帮了大忙
[02:55.20]此人原本是南宋重要将领
[02:57.56]镇守过荆楚
[02:59.04]也镇守过四由于在官场受到排挤险遭杀害
[03:04.60]被逼降源
[03:06.72]忽必烈闻讯大喜过望
[03:08.80]立即派兵接应并降照嘉奖
[03:12.08]对南宋防御系统了如执掌的刘整
[03:15.44]也知无不言
[03:18.48]他给出的方案时
[03:20.12]先拿下相反
[03:23.32]襄樊
[03:24.12]就是襄阳和樊城
[03:26.92]这是两座在汉水中游隔江而建的连体城市
[03:30.99]也是通往长江中游盆地的最后要塞
[03:35.60]南宋在那里修建了几乎坚不可摧的防御攻事
[03:40.15]当年铁木哥的孙子塔查儿
[03:42.39]就曾经在襄樊碰了钉子
[03:45.55]因此刘整的方案提出后便遭到众多蒙古官员和将领的反对
[03:50.63]认为结果
[03:51.75]一定是劳而无功
[03:54.99]忽必烈却拍案较好
[03:57.79]他很清楚
[03:59.11]南下伐送无非三条路线
[04:01.72]三个突破口
[04:03.60]破蜀入江
[04:05.08]占领荆楚
[04:06.36]和直捣江淮
[04:09.24]但是蒙哥的失败已经证明
[04:11.40]先去川东
[04:12.64]并非良策
[04:14.52]长江下游水乡之地
[04:16.51]也不是最好的战场
[04:19.16]相反
[04:20.20]如果拿下襄樊就可以顺汉水而下
[04:23.52]攻陷鄂州
[04:24.92]鄂州王
[04:26.16]江淮也不存
[04:28.00]林安祥
[04:29.44]重庆又算什么
[04:32.15]那好
[04:33.32]就这么干
[04:35.60]于是忽必烈调兵遣将
[04:37.68]任命阿竹
[04:38.84]为蒙古督元帅
[04:40.52]刘拯为汉军督元帅
[04:42.84]率领大军奔赴襄樊前线
[04:46.64]阿竹是名将宿不台的孙子
[04:49.12]兀良和台的儿子
[04:50.68]也是一员汉将
[04:53.12]在进行了试探性的火力侦察之后
[04:55.59]阿竹同意刘整
[04:56.99]急功还取的谋略
[04:58.95]决定在襄樊战打持久战
[05:03.40]他们围绕襄阳和樊城
[05:05.36]修建了方圆百里的巨大环城
[05:08.88]忽必烈也源源不断地抽调兵力前来增援
[05:12.56]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襄樊
[05:15.32]围得严严实施
[05:17.04]水泄不同
[05:20.40]南宋当局万万没有想到
[05:22.52]蒙古人会一反常规
[05:24.44]采取这样与过去风格迥异的战术
[05:27.76]急忙竭尽全力进行增援
[05:31.32]可惜蒙古军围的实在太紧
[05:33.71]只有少数运输部队完成了任务
[05:36.47]其他则被堵截歼灭在外
[05:39.44]以至于宋人倾全国之财
[05:42.24]而不能就义州
[05:45.20]襄樊
[05:46.36]终于变成孤岛
[05:49.84]蒙古人却如虎添翼
[05:52.88]应忽必烈的要求
[05:54.40]远在中东的伊利韩国
[05:56.24]送来了两位穆斯林工程师
[05:59.03]他们架起了远距离发射石头的头石机
[06:02.40]对樊城
[06:03.32]进行密集轰炸
[06:06.00]据说
[06:06.92]这种机器启动之时
[06:08.84]声印惊天动地
[06:10.92]所有被击中的东西都立即粉碎
[06:15.20]蒙古军则在破城之后
[06:17.24]蜂拥而入
[06:18.56]守将以身殉国
[06:20.80]樊城沦陷
[06:23.76]现在
[06:24.76]轮到襄阳
[06:27.68]襄阳守将是刘整的仇人吕文焕
[06:31.64]因此刘整极力主张按照巨降惯例
[06:34.79]将襄阳仪平
[06:37.32]忽必烈却没有听他的
[06:39.28]而是改派魏伍而人阿里海牙
[06:41.71]担任前线总指挥
[06:44.55]阿里海牙先是调集火炮
[06:46.64]轰塌了襄阳城楼
[06:48.52]然后亲自到城下招安
[06:51.71]为了表示诚意
[06:52.96]他甚至四次折断剑杆指天发誓
[06:57.20]吕文焕
[06:58.35]也终于投降
[07:01.52]持续将近五年的襄樊之战
[07:04.56]宣告结束
[07:07.64]下一步自然是现鄂州
[07:10.00]夏扬州
[07:11.16]逼临安
[07:12.88]忽必烈却更换了指挥官
[07:15.64]他任命丞相伯颜为统帅
[07:17.88]阿竹为父帅
[07:19.48]新投降的吕文焕
[07:21.00]也随军行动
[07:23.08]刘拯
[07:23.88]则被安排去打江淮
[07:27.08]自以为建立了奇功的刘整不能参加渡江
[07:30.96]大师所望
[07:32.28]竟抑郁而死
[07:35.88]事实证明
[07:37.08]忽必烈是正确的
[07:39.40]因为这位希望兼任中华皇帝的蒙古大汗
[07:42.71]不但要战绩
[07:44.20]更要人心
[07:46.32]只要战绩
[07:47.76]刘整形
[07:48.71]阿竹更行
[07:50.84]还要人心
[07:52.12]就非伯颜不可
[07:55.04]伯颜必辞时
[07:56.64]忽必烈就像当年尧叔那样
[07:58.88]给他讲了曹彬和平进入金陵的故事
[08:02.88]然后对他说
[08:05.16]你如果能够做到不望杀一人
[08:08.52]那就是我的草民
[08:12.60]伯颜也不负厚望
[08:14.68]他和阿竹率领二十万大军顺汉水而下渡过长江
[08:19.76]鄂州
[08:20.60]不战而降
[08:23.03]伯颜兑现诺言优待俘虏
[08:25.91]不但不滥杀无辜
[08:27.44]而且南宋降将一律原职流用
[08:31.47]被委以重任的吕文焕
[08:33.28]也起到重要作用
[08:35.55]因为长江沿线守将
[08:37.43]大多数不是他的亲属
[08:39.52]就是他的部署
[08:41.79]结果
[08:42.64]蒙古军越来越发展壮大
[08:45.00]南宋军
[08:46.04]越来越士气低落
[08:47.92]以至于伯颜的进攻
[08:50.12]差不多变成了行军
[08:54.52]后面的故事
[08:55.64]在风流南宋中讲过
[08:58.52]至元十三年三月工帝和两宫皇太后
[09:02.80]向蒙古军统帅伯颜投降
[09:05.96]南宋
[09:07.00]实质上灭亡
[09:10.00]三年后
[09:11.20]张世杰兵败崖山
[09:13.24]堕水溺死
[09:14.96]陆秀夫背负小皇帝赵炳
[09:17.52]跳海自尽
[09:19.24]南宋
[09:20.36]彻底灭亡
[09:23.08]之后
[09:24.36]钓鱼城投降
[09:27.56]四十多年的宋猛战争
[09:29.76]结束了
[09:31.43]这在蒙古人的战争史上
[09:33.43]是时间最长的
[09:35.31]遭遇的抵抗
[09:36.76]也是最顽强的
[09:39.72]樊城城破时
[09:41.44]守将范天顺
[09:42.80]仰天长叹
[09:45.04]生为宋臣
[09:46.88]死为宋鬼
[09:48.60]竟自缢而死
[09:51.24]部将牛复率领死士百人巷战
[09:54.32]伤痕累累
[09:55.48]触注不死
[09:56.80]又冲进燃烧的街道
[09:58.84]自焚而死下级军官王福看见
[10:03.80]长叹一声说
[10:06.32]将军死于国士
[10:08.68]我又岂能苟活
[10:11.80]也冲进了火海之中
[10:15.84]这样的战士
[10:17.28]是连敌人都要敬中的
[10:20.96]池州沦陷后
[10:22.40]代理之州赵某发夫妻同时自缢
[10:26.28]在暗机上
[10:27.52]留下遗言
[10:29.88]国不可备
[10:31.56]诚不可降
[10:33.28]夫父同死
[10:35.20]结义成双
[10:38.80]伯颜看了
[10:40.00]肃然起敬
[10:41.68]下令以礼安葬在永名寺旁
[10:46.40]南宋军民的抗战
[10:48.40]可歌可泣
[10:51.36]就连被后人骂作奸臣的贾四道
[10:54.32]也不是投降派
[10:57.36]贾四道是南宋晚期的三朝元老终其一生与蒙古灭宋息息相关
[11:04.84]由于杜宗皇帝代以失相
[11:07.48]且言听计从
[11:09.36]贾似道自己也排除一己独揽朝政
[11:12.88]因此一般都认为
[11:14.28]他对南宋之王
[11:15.92]富有责任
[11:18.28]不过
[11:19.12]贾似道只是权臣
[11:21.00]而非奸臣
[11:22.68]他并没有通敌
[11:24.20]也没有卖国
[11:25.48]更没有投降
[11:27.84]相反
[11:28.72]为了修建防御工事
[11:30.52]他捐出了自己的私产
[11:33.00]鄂州保卫战
[11:34.24]他亲临前线与士兵同甘共苦
[11:38.20]相樊被围后
[11:39.52]他多次要求奔赴战场担任总指挥
[11:43.20]而且在宋猛的最后一站
[11:45.40]还真的上了前线
[11:47.60]只不过打败了
[11:50.40]难怪忽必烈会感叹地说
[11:53.16]上哪儿去找贾四道这样的人
[11:55.56]来为我所用呢
[11:59.12]反倒是原保家卫国的武将
[12:02.20]纷纷倒戈
[12:04.12]忽必烈对此大为不解
[12:07.32]临安沦陷第二年
[12:09.28]南宋皇帝和文武百官被带到原上都等待发落
[12:14.20]忽必烈问
[12:16.08]你们为什么
[12:17.28]投降得那么快啊
[12:19.80]降将们说
[12:21.00]因为贾四道众文轻武
[12:23.28]臣等愤愤不平
[12:26.24]忽必烈说
[12:28.31]就算如此
[12:29.84]那也是他一人之罪
[12:32.08]赵官家
[12:33.16]并没亏待你们
[12:35.43]你们这样说话
[12:37.31]活该被贾死到看不起
[12:41.80]降将们面红耳赤
[12:44.04]无言以对
[12:47.36]忽必烈当然没有兴趣跟他们继续讨论这个问题
[12:52.04]在成功地将蒙古草原与中华大帝连为一体之后
[12:56.68]他的目光
[12:57.83]又投向了海洋
[13:00.64]毕竟
[13:01.64]成吉思汗的子孙
[13:03.24]都是世界的征服者
[13:05.60]在撞到南墙之前
[13:07.44]是不会停下脚步
[13:09.80]也不会收敛野心的
文本歌词
本字幕由AI语天琴识别技术生成
体验
文化寻根之旅
解开诸多历史疑惑
易中天中华史系列有声书
有果脉文化浙江文艺出版社
联合出品
作者
易中天
演播
张大鹏
请听
第二十卷
铁血猛源
第十六集
兼并南宋
对于蒙古人来说
征服南宋并不是容易的事
因为那里的自然条件与欧亚草原
大相径庭
早在钓鱼城下
他们就领教过南方气候和瘟疫的杀伤力
有着众多湖泊和丘陵的复杂地形
也不利于骑兵的纵横驰骋
相反
他们需要学习和掌握的新技术
也太多
比如水战和工程
以及何对付寄生虫和蚊子
还有湿热
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
所以忽必烈最早的选择
是希望像当年契丹人那样跟南宋签订类似于缠冤之盟的协议
它在跟阿里布哥内战时曾经派出使者
表示只要南宋承认自己是天子
就能换取实质上的自治
并借助相互的贸易获得繁荣
可惜这些想法
被证明是一乡情愿
忽必烈的橄榄枝
停在了空中
那就只好开战
开战
又利害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
尽管南宋朝廷长期偏安一隅
也有不少人安于现状
但收复中原重归一统
仍然是政治正确
和道德高尚
念念不忘汉杯不见九州铜的
并不是个别人
那么谁能肯定南宋就一定不会用武力
将蒙古帝国的中华部分夺回去呢
这可是忽必烈
难以接受的
何况
南宋还是一支肥羊
肥沃的土地可以提供大量古物和其他农副产品
繁荣的贸易则无异于摇钱树
从长期接触的穆斯林商人那里
蒙古人已经知道了做生意的好处
也知道南宋建立的海外贸易圈
有什么意义
既有潜在危险
又有利益驱动
那刀子
也就非拔出不可了
问题旨在
从哪里下手
一个名叫刘整的汉族人
帮了大忙
此人原本是南宋重要将领
镇守过荆楚
也镇守过四由于在官场受到排挤险遭杀害
被逼降源
忽必烈闻讯大喜过望
立即派兵接应并降照嘉奖
对南宋防御系统了如执掌的刘整
也知无不言
他给出的方案时
先拿下相反
襄樊
就是襄阳和樊城
这是两座在汉水中游隔江而建的连体城市
也是通往长江中游盆地的最后要塞
南宋在那里修建了几乎坚不可摧的防御攻事
当年铁木哥的孙子塔查儿
就曾经在襄樊碰了钉子
因此刘整的方案提出后便遭到众多蒙古官员和将领的反对
认为结果
一定是劳而无功
忽必烈却拍案较好
他很清楚
南下伐送无非三条路线
三个突破口
破蜀入江
占领荆楚
和直捣江淮
但是蒙哥的失败已经证明
先去川东
并非良策
长江下游水乡之地
也不是最好的战场
相反
如果拿下襄樊就可以顺汉水而下
攻陷鄂州
鄂州王
江淮也不存
林安祥
重庆又算什么
那好
就这么干
于是忽必烈调兵遣将
任命阿竹
为蒙古督元帅
刘拯为汉军督元帅
率领大军奔赴襄樊前线
阿竹是名将宿不台的孙子
兀良和台的儿子
也是一员汉将
在进行了试探性的火力侦察之后
阿竹同意刘整
急功还取的谋略
决定在襄樊战打持久战
他们围绕襄阳和樊城
修建了方圆百里的巨大环城
忽必烈也源源不断地抽调兵力前来增援
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襄樊
围得严严实施
水泄不同
南宋当局万万没有想到
蒙古人会一反常规
采取这样与过去风格迥异的战术
急忙竭尽全力进行增援
可惜蒙古军围的实在太紧
只有少数运输部队完成了任务
其他则被堵截歼灭在外
以至于宋人倾全国之财
而不能就义州
襄樊
终于变成孤岛
蒙古人却如虎添翼
应忽必烈的要求
远在中东的伊利韩国
送来了两位穆斯林工程师
他们架起了远距离发射石头的头石机
对樊城
进行密集轰炸
据说
这种机器启动之时
声印惊天动地
所有被击中的东西都立即粉碎
蒙古军则在破城之后
蜂拥而入
守将以身殉国
樊城沦陷
现在
轮到襄阳
襄阳守将是刘整的仇人吕文焕
因此刘整极力主张按照巨降惯例
将襄阳仪平
忽必烈却没有听他的
而是改派魏伍而人阿里海牙
担任前线总指挥
阿里海牙先是调集火炮
轰塌了襄阳城楼
然后亲自到城下招安
为了表示诚意
他甚至四次折断剑杆指天发誓
吕文焕
也终于投降
持续将近五年的襄樊之战
宣告结束
下一步自然是现鄂州
夏扬州
逼临安
忽必烈却更换了指挥官
他任命丞相伯颜为统帅
阿竹为父帅
新投降的吕文焕
也随军行动
刘拯
则被安排去打江淮
自以为建立了奇功的刘整不能参加渡江
大师所望
竟抑郁而死
事实证明
忽必烈是正确的
因为这位希望兼任中华皇帝的蒙古大汗
不但要战绩
更要人心
只要战绩
刘整形
阿竹更行
还要人心
就非伯颜不可
伯颜必辞时
忽必烈就像当年尧叔那样
给他讲了曹彬和平进入金陵的故事
然后对他说
你如果能够做到不望杀一人
那就是我的草民
伯颜也不负厚望
他和阿竹率领二十万大军顺汉水而下渡过长江
鄂州
不战而降
伯颜兑现诺言优待俘虏
不但不滥杀无辜
而且南宋降将一律原职流用
被委以重任的吕文焕
也起到重要作用
因为长江沿线守将
大多数不是他的亲属
就是他的部署
结果
蒙古军越来越发展壮大
南宋军
越来越士气低落
以至于伯颜的进攻
差不多变成了行军
后面的故事
在风流南宋中讲过
至元十三年三月工帝和两宫皇太后
向蒙古军统帅伯颜投降
南宋
实质上灭亡
三年后
张世杰兵败崖山
堕水溺死
陆秀夫背负小皇帝赵炳
跳海自尽
南宋
彻底灭亡
之后
钓鱼城投降
四十多年的宋猛战争
结束了
这在蒙古人的战争史上
是时间最长的
遭遇的抵抗
也是最顽强的
樊城城破时
守将范天顺
仰天长叹
生为宋臣
死为宋鬼
竟自缢而死
部将牛复率领死士百人巷战
伤痕累累
触注不死
又冲进燃烧的街道
自焚而死下级军官王福看见
长叹一声说
将军死于国士
我又岂能苟活
也冲进了火海之中
这样的战士
是连敌人都要敬中的
池州沦陷后
代理之州赵某发夫妻同时自缢
在暗机上
留下遗言
国不可备
诚不可降
夫父同死
结义成双
伯颜看了
肃然起敬
下令以礼安葬在永名寺旁
南宋军民的抗战
可歌可泣
就连被后人骂作奸臣的贾四道
也不是投降派
贾四道是南宋晚期的三朝元老终其一生与蒙古灭宋息息相关
由于杜宗皇帝代以失相
且言听计从
贾似道自己也排除一己独揽朝政
因此一般都认为
他对南宋之王
富有责任
不过
贾似道只是权臣
而非奸臣
他并没有通敌
也没有卖国
更没有投降
相反
为了修建防御工事
他捐出了自己的私产
鄂州保卫战
他亲临前线与士兵同甘共苦
相樊被围后
他多次要求奔赴战场担任总指挥
而且在宋猛的最后一站
还真的上了前线
只不过打败了
难怪忽必烈会感叹地说
上哪儿去找贾四道这样的人
来为我所用呢
反倒是原保家卫国的武将
纷纷倒戈
忽必烈对此大为不解
临安沦陷第二年
南宋皇帝和文武百官被带到原上都等待发落
忽必烈问
你们为什么
投降得那么快啊
降将们说
因为贾四道众文轻武
臣等愤愤不平
忽必烈说
就算如此
那也是他一人之罪
赵官家
并没亏待你们
你们这样说话
活该被贾死到看不起
降将们面红耳赤
无言以对
忽必烈当然没有兴趣跟他们继续讨论这个问题
在成功地将蒙古草原与中华大帝连为一体之后
他的目光
又投向了海洋
毕竟
成吉思汗的子孙
都是世界的征服者
在撞到南墙之前
是不会停下脚步
也不会收敛野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