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RC歌词

[ilingku:113]
[00:00.00]本字幕由TME AI技术生成
[00:00.87]thethethetheastthethe
[00:11.67]的确
[00:12.53]很多人都不理解
[00:14.27]孙权为什么要连流抗曹
[00:17.35]第一
[00:18.27]此战原不关孙权的事儿
[00:21.07]他为什么要来趟这趟浑水呢
[00:24.21]第二
[00:25.11]此战本无必胜的把握
[00:27.77]他为什么要冒这个风险呢
[00:30.59]第三
[00:31.39]此战双方
[00:32.63]一个和他没交情
[00:34.45]一个和他没过劲儿
[00:36.25]他为什么要来拉偏架呢
[00:38.99]所以
[00:39.67]不少人认为
[00:40.69]孙全是被鲁肃
[00:42.68]周瑜
[00:43.22]诸葛亮拉下水的
[00:45.24]都把孙刘联盟的形成
[00:47.48]归功于鲁肃
[00:48.78]周瑜 诸葛亮
[00:50.93]但是现在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
[00:53.67]孙刘联盟的真正缔造者
[00:56.47]不是刘备
[00:57.77]不是孔明
[00:58.91]不是鲁肃
[01:00.11]不是周瑜
[01:01.41]而是孙权
[01:07.95]实际上
[01:08.79]三国志有关朱传说的都很明白
[01:12.67]吴主传说
[01:13.91]周瑜
[01:14.59]鲁肃直句之意
[01:16.61]一语全同
[01:18.69]周瑜传引孙权的话说
[01:21.49]君言当机
[01:22.95]甚与孤同
[01:24.71]鲁肃传引孙权的话更说
[01:27.53]此朱人持义
[01:29.09]甚与孤望
[01:30.53]今清阔开大计
[01:32.49]甚与孤同
[01:34.27]嗯
[01:34.69]三国志周瑜传裴松之著引的江表传也说
[01:39.13]周瑜夜见孙权
[01:41.19]向他要五万精兵
[01:43.11]孙权却告诉周瑜
[01:45.07]他已选三万人
[01:46.95]传粮占据聚办
[01:49.31]让周瑜
[01:50.01]鲁肃和城濮先行
[01:52.19]自己在柴桑做后援
[01:55.03]如果周瑜等人出师不利
[01:57.35]孙权还准备亲自与曹操决一死战
[02:01.99]这就再清楚不过了
[02:03.99]决心连流抗曹的不是别人
[02:07.25]正是孙权自己
[02:09.21]否则
[02:09.91]他怎么会说
[02:10.99]张昭等人的建议
[02:12.75]甚失孤妄呢
[02:14.63]怎么会说
[02:15.35]鲁肃
[02:15.83]周瑜的意见又正与孤同
[02:19.11]甚与孤独呢
[02:20.97]又怎么会已经为周瑜选好了三万人
[02:24.49]连舰船
[02:25.51]粮草和武器也都准备完毕
[02:29.21]又怎么会对周瑜说
[02:30.87]邂逅不如如意
[02:32.28]变还旧孤
[02:33.72]孤当与孟德绝知
[02:36.42]很显然
[02:37.92]孙权的主意早已经拿定了
[02:41.08]他那一双金光四射的眼睛
[02:43.82]早就透过江上的浓雾凝视着上游的硝烟了
[02:49.41]尽管如此
[02:50.59]孙权却滴水不漏
[02:52.89]从来就没有主动说过自己的想法
[02:56.47]在整个决策过程中
[02:58.47]孙权不断的在征求意见
[03:01.07]而且鲁肃说了
[03:02.93]他还要听诸葛亮说
[03:04.93]诸葛亮说了
[03:06.17]他还要听周瑜说
[03:08.21]给人的感觉
[03:09.57]好像他都是在听别人的
[03:12.41]这正是他具有领袖素质的表现
[03:15.74]嗯
[03:16.22]孙权很清楚
[03:17.76]要做出这样一个重大决策
[03:20.22]没有充分的讨论是不行的
[03:22.76]没有坚定的支持也是不行的
[03:26.10]主战的话
[03:27.32]最好是由主战派来说
[03:30.06]联盟的话
[03:31.28]也最好是由联盟者来讲
[03:34.22]有不同的意见没关系
[03:36.40]正好考验个人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
[03:40.64]时间长一点也没关系
[03:43.24]时权他沉得住气
[03:46.05]而且他很清楚
[03:47.97]只有沉住气
[03:49.65]才能决策正确
[03:51.65]才能克敌制胜
[04:00.05]孙权沉得住气
[04:01.79]也变得了脸
[04:03.41]他这一辈子
[04:04.59]不知变了多少回脸
[04:06.83]他和刘表是世仇
[04:08.83]但刘表一去世
[04:10.45]他就派鲁肃去吊丧
[04:12.63]他和刘备是盟友
[04:14.53]关羽公相反
[04:15.97]他却在背后捅刀子
[04:18.29]他连流又反刘
[04:20.21]降曹又备曹
[04:21.85]借荆州又夺荆州
[04:23.93]捧曹操又骂曹操
[04:26.61]赤壁之战以前
[04:28.21]曹操来势汹汹
[04:29.90]他对抗
[04:31.02]赤壁之战以后
[04:32.56]曹操攻势锐减
[04:34.42]他投降
[04:35.92]关羽威震华夏
[04:37.56]他偷袭刘备
[04:39.36]大败夷陵
[04:40.66]他求和
[04:42.32]他就像古龙小说当中的人
[04:44.78]总是在最不可思议的时候
[04:47.30]从最不可思议的角度
[04:49.52]出最不可思议的一招
[04:52.28]打的曹刘是晕头转向
[04:55.12]无可奈何
[05:01.10]看来
[05:01.84]孙权确实是天才的政治家
[05:05.10]因为他懂得什么是政治
[05:08.54]那什么是政治呢
[05:10.56]政治啊
[05:11.58]其实就是关系
[05:13.97]而所谓政治关系
[05:15.83]又无非三种
[05:17.35]敌我有
[05:19.63]谁是敌
[05:20.77]曹魏是敌
[05:22.07]谁是有呢
[05:23.43]刘备是友
[05:25.17]但曹魏这个敌
[05:27.21]常常是得罪不起的
[05:29.63]刘备这个有又常常是翻脸不认人的
[05:33.97]因此就得不停的调整策略
[05:36.97]化敌为友
[05:38.23]或者你翻脸我也翻脸
[05:40.89]嗯
[05:41.41]赤壁之战以后
[05:42.87]孙权和曹操打
[05:44.45]也和刘备打
[05:46.09]与刘备和也与曹操和
[05:49.14]这一套
[05:50.17]他玩的是游刃有余
[05:52.95]比如皇初二年七月
[05:55.03]刘备来打他的时候
[05:56.99]他就向曹丕称臣
[05:59.13]等到第二年六月
[06:00.75]他打败了刘备
[06:02.41]脸就变了
[06:03.87]到九月份
[06:05.07]曹丕派遣曹修
[06:06.97]曹仁
[06:07.61]曹植三路大军一齐杀将过来
[06:11.32]他又反过来向刘备请和了
[06:14.82]尽管这时候的刘备已经是他的手下败将
[06:19.18]显然
[06:19.94]这并非是反复无常
[06:22.34]而是作为一个经常都会挨打的人
[06:25.76]知道怎样才能在夹缝当中图发展
[06:29.42]求生存
[06:30.96]嗯 这一点
[06:32.34]当时就有人看出来了
[06:34.40]比如刘烨就认为孙权的称臣靠不住
[06:38.94]据三国志刘烨传记载
[06:41.06]刘烨对曹丕说
[06:42.68]无人远隔在长江汉水之外
[06:46.02]早就没有臣服中原的心思了
[06:48.92]怎么会突然跑过来表示效忠呢
[06:52.12]一定是因为外破中困
[06:54.70]这才来忽悠我们的
[06:58.02]事实上
[06:59.00]孙权又岂止是这一次在忽悠啊
[07:03.22]前半生几乎都在忽悠
[07:06.96]东吴方面
[07:08.14]又岂止是孙权会忽悠
[07:10.76]其他的人也会的
[07:14.36]关羽打襄樊的时候
[07:16.28]吕蒙和陆逊不就把他狠狠的忽悠了一把吗
[07:20.84]这是什么呀
[07:21.96]用裴松之
[07:22.94]朱云父子的话说
[07:24.74]这是小国之力
[07:27.12]弱小
[07:28.08]就不能硬碰
[07:29.62]就得想办法
[07:31.28]就得委曲求全
[07:33.04]甚至是曲线救国
[07:35.52]其实这并不容易
[07:37.64]不仅要沉得住气
[07:39.30]变了脸
[07:40.40]还必须得弯得了腰啊
[07:43.26]这一点
[07:44.31]孙权倒是做得出
[07:46.61]就说接受曹丕册封一事吧
[07:49.19]那便不简单
[07:51.31]过去平起平坐
[07:53.09]现在俯首称臣
[07:55.17]这个弯儿转的小吗
[07:58.13]过去指着鼻子骂人家是汉贼
[08:00.91]现在弯下腰去叫人家皇上
[08:04.37]这个人丢得起吗
[08:07.61]过去口口声声尽力一方
[08:10.31]祭一府汗
[08:12.05]现在却率先去做位臣了
[08:15.43]这个话说得清吗
[08:19.17]所以
[08:19.93]江东方面便颇有一些人不以为然
[08:23.83]孙胜也说
[08:25.33]如果接受群臣之意
[08:27.41]终身只称悍将
[08:29.21]不称魏臣
[08:30.49]岂非一杯六合
[08:32.69]人敢百世
[08:35.13]孙胜还说
[08:36.33]取义不辱
[08:37.85]是连伯夷
[08:39.15]舒淇
[08:39.91]鲁仲连那样的匹夫都做得到的
[08:43.67]一个三分天下的列国之君
[08:46.61]怎么就做不到呢
[08:53.19]这其实啊
[08:54.19]是书呆子的话
[08:56.15]作为个人
[08:57.53]自然不妨像伯夷
[08:59.55]叔淇那样不食周粟
[09:02.27]或者呢
[09:02.99]像鲁仲元那样义不地琴
[09:06.23]但是作为政治家
[09:07.95]就不能只考虑个人的道德声誉和道德感
[09:12.37]更要考虑天下大事和国家的利益
[09:17.11]实际上
[09:17.93]就连诸葛亮有时候也不得不变通
[09:22.13]据三国是诸葛亮传裴松之著引的汉晋春秋记载
[09:27.32]蜀汉建兴七年
[09:29.04]孙权称帝
[09:30.50]派出使节告知蜀汉
[09:32.84]希望并尊二帝
[09:35.14]也就是吴国承认蜀地是皇帝
[09:38.38]蜀国也承认蜀地是皇帝
[09:41.52]但都不承认蜀地是皇帝
[09:44.62]结果
[09:45.36]蜀汉朝野舆论一片哗然
[09:48.90]因为按照传统道德
[09:50.92]天无二日
[09:52.22]人无二君
[09:53.71]一个天下怎么能有两个皇帝呢
[09:57.31]因此一致主张要与其断交
[10:01.21]然而
[10:01.65]诸葛亮却力排众议
[10:04.05]主张承认吴地
[10:06.11]而为蜀汉需要这个犄角之缘
[10:09.87]显然
[10:10.57]诸葛亮的考虑而是出于空空洞洞的所谓大义
[10:14.79]而是出于实实在在的国家利益
[10:18.39]更重要的是
[10:20.25]诸葛亮还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10:23.27]即一个杰出的政治家的正确决策
[10:27.19]都是英权通变
[10:29.17]宏思远义
[10:30.81]而非匹夫之为愤者也
[10:33.61]也就是说
[10:34.71]政治家应该审时度势
[10:37.07]因时制宜
[10:38.45]深谋远虑
[10:39.97]考虑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10:44.25]不要成匹夫之怒
[10:46.05]也不要教条主义
[10:48.54]这话说的好啊
[10:50.96]有诸葛亮这话
[10:52.52]我看那些愤怒的匹夫就可以休息了
[11:05.80]实际上
[11:06.82]孙权的做法
[11:08.26]正是应权通变
[11:09.94]洪思远意
[11:11.54]他虽然弯下腰来
[11:13.04]屈身示卫
[11:14.36]但打个不恰当的比方
[11:16.58]那是卖艺不卖身的
[11:19.66]自己是有保留
[11:21.60]有原则
[11:22.56]有底线的
[11:24.53]比如曹魏多次要他送儿子到京做人质
[11:28.11]他就从不答应
[11:29.79]可见并非真心归附
[11:33.07]吴主传的说法是
[11:34.79]外托侍卫而诚心不款
[11:38.50]这不是两面派
[11:39.98]而是不得已
[11:41.54]而且他这个不诚心
[11:43.88]还是公开的
[11:45.80]据三国志
[11:46.68]吴主传记载
[11:48.00]孙权接受吴王的封号之后
[11:50.88]派都尉赵资出使魏国
[11:53.48]觐谏的时候
[11:54.62]曹丕问赵资说
[11:56.50]吴王何等主也
[11:58.94]赵资说
[12:00.30]聪明
[12:00.98]人智雄略之主也
[12:03.58]曹丕很感兴趣
[12:05.28]细问其详
[12:06.68]赵资一个字一个字的做了解释
[12:10.20]纳鲁肃与凡品
[12:12.26]是其聪也
[12:13.66]把吕蒙于行镇
[12:15.42]是其名也
[12:16.74]或于尽而不害
[12:18.44]是其人也
[12:19.66]取荆州而兵不血刃
[12:21.98]是其志也
[12:23.54]最后说
[12:24.52]据三周虎视于天下
[12:26.80]是其雄也
[12:28.18]屈身于陛下
[12:29.74]是其略也
[12:31.86]清楚了吧
[12:33.08]屈身陛下不过是忽悠
[12:36.18]虎视天下
[12:37.66]那才是真的
[12:43.61]问题不在于孙权能够这样想
[12:46.85]还在于他能够这样说
[12:49.13]而且是由他的使臣当着曹丕的面说
[12:53.43]这
[12:53.85]这就了不起起
[12:55.65]这说明什么呀
[12:57.07]说明孙权不但弯得下腰
[12:59.83]而且抬得起头
[13:02.07]即便在他屈身臂下的时候
[13:04.91]投也是抬着的
[13:07.01]他是卑躬而不屈膝
[13:08.99]屈膝而不投降
[13:10.91]有傲骨
[13:12.47]无傲口气
[13:14.04]能伸能屈
[13:15.40]能屈能伸
[13:17.12]他的使臣在魏帝面前
[13:19.66]也都是不卑不亢
[13:21.96]据三国之吴主传裴松之注饮的吴书记载
[13:25.96]还是这位赵姿和曹丕另有一番对话
[13:30.75]曹丕因为自己学问好
[13:32.79]是大诗人兼大理论家
[13:35.45]就面带嘲讽的问赵资说
[13:38.57]吴王也懂学术吗
[13:41.57]赵资说
[13:42.95]吴王守卫着千里疆防
[13:45.45]统率着百万雄师
[13:47.59]领导着众多的贤才
[13:50.01]他的志向是要惊天纬地
[13:53.23]所以
[13:54.05]他虽然也博览群书
[13:56.23]却不屑于咬文嚼字
[13:58.51]寻章摘句
[14:00.88]曹丕又问
[14:02.28]朕可以讨伐吴国吗
[14:05.34]赵兹说
[14:06.72]陛下有陛下的军队
[14:08.88]寡军有寡军的防备
[14:11.82]曹丕又问
[14:13.20]吴国害怕我大魏吗
[14:15.98]赵资说
[14:17.40]精兵强将
[14:18.76]百万雄师
[14:20.20]长江汉水
[14:21.62]金城汤池
[14:23.12]怕什么
[14:24.73]曹丕再问
[14:26.05]说
[14:26.23]在你们吴国
[14:27.39]像阁下这样的人才有多少啊
[14:31.11]赵资说
[14:32.62]特别聪明的
[14:33.95]也就八九十吧
[14:35.61]至于像陈这样的
[14:37.43]那是车载斗粮
[14:39.25]不可胜数啊
[14:41.89]赵姿说的很对
[14:43.93]孙权的内心深处
[14:46.15]确实是虎视天下的
[14:48.63]而且由于他沉得住气
[14:50.95]变得了脸
[14:51.99]弯得下腰
[14:53.05]抬得起头
[14:54.43]便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的
[14:57.94]据三国志五主传记载
[15:00.12]黄龙元年的春天
[15:02.20]群臣再次劝进
[15:04.22]这一回
[15:05.34]孙权不让了
[15:07.00]并于四月十三
[15:08.66]孙权在武昌南郊及皇帝位
[15:12.60]这儿说的武昌啊
[15:14.18]就是现在湖北省鄂州市
[15:17.43]那么这时候
[15:18.65]孙权怎么就不怕了呢
[15:20.81]因为曹丕在三年之前
[15:23.25]他就死了
[15:24.93]继位的曹睿
[15:26.31]在孙权看来
[15:27.65]是无足畏惧的
[15:29.77]蜀汉那边呢
[15:31.01]掌权的是诸葛亮
[15:32.77]那是坚决主张吴蜀联盟的
[15:35.79]蜀内政权的江东话也初具规模
[15:39.53]陆逊早就当了统帅
[15:41.87]雇佣也当了丞相
[15:44.09]孙权可以放心的把反川着的黄袍给正过来了
[15:50.46]孙权估计的并不错
[15:52.68]他的称帝得到了友邦的承认
[15:55.84]六月
[15:56.54]诸葛亮派魏魏陈镇前来祝贺
[15:59.80]两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
[16:02.40]宣称
[16:03.08]消灭曹魏
[16:04.34]非汉与吴
[16:05.84]将复谁任
[16:07.40]约定
[16:08.04]若有害汉
[16:09.30]则吴伐之
[16:10.66]若有害吴
[16:12.00]则汉伐之
[16:13.40]嗯
[16:14.01]他们还在纸面上预先瓜分了曹魏的地盘儿
[16:17.83]豫州 青州 徐州
[16:19.85]幽州属于吴
[16:21.63]兖州 冀州 并州
[16:23.71]凉州属于蜀
[16:25.45]司州则一家一半
[16:27.87]这个时候
[16:28.85]距离曹丕称帝已经有九年了
[16:32.79]刘备称帝也已经八年了
[16:35.73]孙权可真是沉得住气呀
[16:40.29]实际上
[16:41.35]孙权并不窝囊
[16:43.29]他原本是很英武的
[16:45.65]甚至还亲自骑马射过老虎
[16:48.79]他也并非没有露过锋芒
[16:51.05]赤壁之战就是
[16:53.25]但他很清楚
[16:54.75]自己首先得是一个守城之君
[16:58.45]然后才能成为开创之君
[17:02.21]他的道路只能是先识时务
[17:05.41]后成俊杰
[17:06.95]先装孙子
[17:08.41]后当霸王
[17:10.19]所以
[17:10.93]他能够把毕露的锋芒
[17:13.01]又重新藏起来
[17:14.77]或者寻常看不见
[17:17.07]偶尔露峥嵘
[17:19.51]陈寿说他有勾践之奇
[17:22.07]应人之杰
[17:23.57]也许就是这个原因
[17:26.19]也就是说
[17:27.28]孙权的特点是英武豪雄
[17:30.45]又隐忍韬晦
[17:33.20]这样看来
[17:34.32]孙权其实也是一个有魅力的人
[17:37.58]但这并不够
[17:40.29]项羽
[17:40.93]袁绍也有个人魅力
[17:43.17]为什么就不能成功呢
[17:45.35]因为不会用人
[17:47.63]孙权成功了
[17:49.31]说明孙权是会用人的
[17:52.19]那么
[17:52.77]孙权的用人
[17:54.55]又有什么特点呢

文本歌词


本字幕由TME AI技术生成
thethethetheastthethe
的确
很多人都不理解
孙权为什么要连流抗曹
第一
此战原不关孙权的事儿
他为什么要来趟这趟浑水呢
第二
此战本无必胜的把握
他为什么要冒这个风险呢
第三
此战双方
一个和他没交情
一个和他没过劲儿
他为什么要来拉偏架呢
所以
不少人认为
孙全是被鲁肃
周瑜
诸葛亮拉下水的
都把孙刘联盟的形成
归功于鲁肃
周瑜 诸葛亮
但是现在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
孙刘联盟的真正缔造者
不是刘备
不是孔明
不是鲁肃
不是周瑜
而是孙权
实际上
三国志有关朱传说的都很明白
吴主传说
周瑜
鲁肃直句之意
一语全同
周瑜传引孙权的话说
君言当机
甚与孤同
鲁肃传引孙权的话更说
此朱人持义
甚与孤望
今清阔开大计
甚与孤同

三国志周瑜传裴松之著引的江表传也说
周瑜夜见孙权
向他要五万精兵
孙权却告诉周瑜
他已选三万人
传粮占据聚办
让周瑜
鲁肃和城濮先行
自己在柴桑做后援
如果周瑜等人出师不利
孙权还准备亲自与曹操决一死战
这就再清楚不过了
决心连流抗曹的不是别人
正是孙权自己
否则
他怎么会说
张昭等人的建议
甚失孤妄呢
怎么会说
鲁肃
周瑜的意见又正与孤同
甚与孤独呢
又怎么会已经为周瑜选好了三万人
连舰船
粮草和武器也都准备完毕
又怎么会对周瑜说
邂逅不如如意
变还旧孤
孤当与孟德绝知
很显然
孙权的主意早已经拿定了
他那一双金光四射的眼睛
早就透过江上的浓雾凝视着上游的硝烟了
尽管如此
孙权却滴水不漏
从来就没有主动说过自己的想法
在整个决策过程中
孙权不断的在征求意见
而且鲁肃说了
他还要听诸葛亮说
诸葛亮说了
他还要听周瑜说
给人的感觉
好像他都是在听别人的
这正是他具有领袖素质的表现

孙权很清楚
要做出这样一个重大决策
没有充分的讨论是不行的
没有坚定的支持也是不行的
主战的话
最好是由主战派来说
联盟的话
也最好是由联盟者来讲
有不同的意见没关系
正好考验个人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
时间长一点也没关系
时权他沉得住气
而且他很清楚
只有沉住气
才能决策正确
才能克敌制胜
孙权沉得住气
也变得了脸
他这一辈子
不知变了多少回脸
他和刘表是世仇
但刘表一去世
他就派鲁肃去吊丧
他和刘备是盟友
关羽公相反
他却在背后捅刀子
他连流又反刘
降曹又备曹
借荆州又夺荆州
捧曹操又骂曹操
赤壁之战以前
曹操来势汹汹
他对抗
赤壁之战以后
曹操攻势锐减
他投降
关羽威震华夏
他偷袭刘备
大败夷陵
他求和
他就像古龙小说当中的人
总是在最不可思议的时候
从最不可思议的角度
出最不可思议的一招
打的曹刘是晕头转向
无可奈何
看来
孙权确实是天才的政治家
因为他懂得什么是政治
那什么是政治呢
政治啊
其实就是关系
而所谓政治关系
又无非三种
敌我有
谁是敌
曹魏是敌
谁是有呢
刘备是友
但曹魏这个敌
常常是得罪不起的
刘备这个有又常常是翻脸不认人的
因此就得不停的调整策略
化敌为友
或者你翻脸我也翻脸

赤壁之战以后
孙权和曹操打
也和刘备打
与刘备和也与曹操和
这一套
他玩的是游刃有余
比如皇初二年七月
刘备来打他的时候
他就向曹丕称臣
等到第二年六月
他打败了刘备
脸就变了
到九月份
曹丕派遣曹修
曹仁
曹植三路大军一齐杀将过来
他又反过来向刘备请和了
尽管这时候的刘备已经是他的手下败将
显然
这并非是反复无常
而是作为一个经常都会挨打的人
知道怎样才能在夹缝当中图发展
求生存
嗯 这一点
当时就有人看出来了
比如刘烨就认为孙权的称臣靠不住
据三国志刘烨传记载
刘烨对曹丕说
无人远隔在长江汉水之外
早就没有臣服中原的心思了
怎么会突然跑过来表示效忠呢
一定是因为外破中困
这才来忽悠我们的
事实上
孙权又岂止是这一次在忽悠啊
前半生几乎都在忽悠
东吴方面
又岂止是孙权会忽悠
其他的人也会的
关羽打襄樊的时候
吕蒙和陆逊不就把他狠狠的忽悠了一把吗
这是什么呀
用裴松之
朱云父子的话说
这是小国之力
弱小
就不能硬碰
就得想办法
就得委曲求全
甚至是曲线救国
其实这并不容易
不仅要沉得住气
变了脸
还必须得弯得了腰啊
这一点
孙权倒是做得出
就说接受曹丕册封一事吧
那便不简单
过去平起平坐
现在俯首称臣
这个弯儿转的小吗
过去指着鼻子骂人家是汉贼
现在弯下腰去叫人家皇上
这个人丢得起吗
过去口口声声尽力一方
祭一府汗
现在却率先去做位臣了
这个话说得清吗
所以
江东方面便颇有一些人不以为然
孙胜也说
如果接受群臣之意
终身只称悍将
不称魏臣
岂非一杯六合
人敢百世
孙胜还说
取义不辱
是连伯夷
舒淇
鲁仲连那样的匹夫都做得到的
一个三分天下的列国之君
怎么就做不到呢
这其实啊
是书呆子的话
作为个人
自然不妨像伯夷
叔淇那样不食周粟
或者呢
像鲁仲元那样义不地琴
但是作为政治家
就不能只考虑个人的道德声誉和道德感
更要考虑天下大事和国家的利益
实际上
就连诸葛亮有时候也不得不变通
据三国是诸葛亮传裴松之著引的汉晋春秋记载
蜀汉建兴七年
孙权称帝
派出使节告知蜀汉
希望并尊二帝
也就是吴国承认蜀地是皇帝
蜀国也承认蜀地是皇帝
但都不承认蜀地是皇帝
结果
蜀汉朝野舆论一片哗然
因为按照传统道德
天无二日
人无二君
一个天下怎么能有两个皇帝呢
因此一致主张要与其断交
然而
诸葛亮却力排众议
主张承认吴地
而为蜀汉需要这个犄角之缘
显然
诸葛亮的考虑而是出于空空洞洞的所谓大义
而是出于实实在在的国家利益
更重要的是
诸葛亮还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即一个杰出的政治家的正确决策
都是英权通变
宏思远义
而非匹夫之为愤者也
也就是说
政治家应该审时度势
因时制宜
深谋远虑
考虑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不要成匹夫之怒
也不要教条主义
这话说的好啊
有诸葛亮这话
我看那些愤怒的匹夫就可以休息了
实际上
孙权的做法
正是应权通变
洪思远意
他虽然弯下腰来
屈身示卫
但打个不恰当的比方
那是卖艺不卖身的
自己是有保留
有原则
有底线的
比如曹魏多次要他送儿子到京做人质
他就从不答应
可见并非真心归附
吴主传的说法是
外托侍卫而诚心不款
这不是两面派
而是不得已
而且他这个不诚心
还是公开的
据三国志
吴主传记载
孙权接受吴王的封号之后
派都尉赵资出使魏国
觐谏的时候
曹丕问赵资说
吴王何等主也
赵资说
聪明
人智雄略之主也
曹丕很感兴趣
细问其详
赵资一个字一个字的做了解释
纳鲁肃与凡品
是其聪也
把吕蒙于行镇
是其名也
或于尽而不害
是其人也
取荆州而兵不血刃
是其志也
最后说
据三周虎视于天下
是其雄也
屈身于陛下
是其略也
清楚了吧
屈身陛下不过是忽悠
虎视天下
那才是真的
问题不在于孙权能够这样想
还在于他能够这样说
而且是由他的使臣当着曹丕的面说

这就了不起起
这说明什么呀
说明孙权不但弯得下腰
而且抬得起头
即便在他屈身臂下的时候
投也是抬着的
他是卑躬而不屈膝
屈膝而不投降
有傲骨
无傲口气
能伸能屈
能屈能伸
他的使臣在魏帝面前
也都是不卑不亢
据三国之吴主传裴松之注饮的吴书记载
还是这位赵姿和曹丕另有一番对话
曹丕因为自己学问好
是大诗人兼大理论家
就面带嘲讽的问赵资说
吴王也懂学术吗
赵资说
吴王守卫着千里疆防
统率着百万雄师
领导着众多的贤才
他的志向是要惊天纬地
所以
他虽然也博览群书
却不屑于咬文嚼字
寻章摘句
曹丕又问
朕可以讨伐吴国吗
赵兹说
陛下有陛下的军队
寡军有寡军的防备
曹丕又问
吴国害怕我大魏吗
赵资说
精兵强将
百万雄师
长江汉水
金城汤池
怕什么
曹丕再问

在你们吴国
像阁下这样的人才有多少啊
赵资说
特别聪明的
也就八九十吧
至于像陈这样的
那是车载斗粮
不可胜数啊
赵姿说的很对
孙权的内心深处
确实是虎视天下的
而且由于他沉得住气
变得了脸
弯得下腰
抬得起头
便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的
据三国志五主传记载
黄龙元年的春天
群臣再次劝进
这一回
孙权不让了
并于四月十三
孙权在武昌南郊及皇帝位
这儿说的武昌啊
就是现在湖北省鄂州市
那么这时候
孙权怎么就不怕了呢
因为曹丕在三年之前
他就死了
继位的曹睿
在孙权看来
是无足畏惧的
蜀汉那边呢
掌权的是诸葛亮
那是坚决主张吴蜀联盟的
蜀内政权的江东话也初具规模
陆逊早就当了统帅
雇佣也当了丞相
孙权可以放心的把反川着的黄袍给正过来了
孙权估计的并不错
他的称帝得到了友邦的承认
六月
诸葛亮派魏魏陈镇前来祝贺
两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
宣称
消灭曹魏
非汉与吴
将复谁任
约定
若有害汉
则吴伐之
若有害吴
则汉伐之

他们还在纸面上预先瓜分了曹魏的地盘儿
豫州 青州 徐州
幽州属于吴
兖州 冀州 并州
凉州属于蜀
司州则一家一半
这个时候
距离曹丕称帝已经有九年了
刘备称帝也已经八年了
孙权可真是沉得住气呀
实际上
孙权并不窝囊
他原本是很英武的
甚至还亲自骑马射过老虎
他也并非没有露过锋芒
赤壁之战就是
但他很清楚
自己首先得是一个守城之君
然后才能成为开创之君
他的道路只能是先识时务
后成俊杰
先装孙子
后当霸王
所以
他能够把毕露的锋芒
又重新藏起来
或者寻常看不见
偶尔露峥嵘
陈寿说他有勾践之奇
应人之杰
也许就是这个原因
也就是说
孙权的特点是英武豪雄
又隐忍韬晦
这样看来
孙权其实也是一个有魅力的人
但这并不够
项羽
袁绍也有个人魅力
为什么就不能成功呢
因为不会用人
孙权成功了
说明孙权是会用人的
那么
孙权的用人
又有什么特点呢

声明:本站不存储任何音频数据,站内歌曲来自搜索引擎,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