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RC歌词

[ilingku:131]
[00:00.00]本字幕由TME AI技术生成
[00:00.83]呼嘘
[00:11.91]陆逊作为孙吴政权江东话的代表人物
[00:16.53]由统帅而居相位
[00:19.19]可谓登峰造极
[00:21.99]然而
[00:22.75]就在他人生旅程达到顶点的时候
[00:26.17]却被孙权给逼死了
[00:29.64]与此同时
[00:30.92]另一些同样卷入太子与鲁王党争的人
[00:34.96]却又升了官儿
[00:37.14]那么
[00:37.84]在这个事件的背后
[00:39.94]有什么深刻的政治背景和政治原因呢
[00:44.90]这个背景和原因
[00:46.70]又与曹操
[00:47.90]刘备
[00:48.52]孙权的建国之路
[00:50.76]有什么关系呢
[00:53.06]thethe
[01:03.15]上一章讲了陆逊之死
[01:05.67]陆逊的遭遇像谁啊
[01:07.89]崔演还是荀彧
[01:10.37]我看哪都像
[01:12.01]也都不像
[01:14.10]陆逊和荀彧一样
[01:16.30]都是忧愤而死
[01:18.38]但荀彧死于理想
[01:20.60]他和曹操有重大的政治分歧
[01:24.36]陆逊则谈不上
[01:26.44]在立楚的问题上
[01:28.14]孙权只是处理不当
[01:30.22]态度含糊
[01:31.68]并没有明确要另立孙霸
[01:34.76]孙霸最后被刺死
[01:36.82]恐怕说明他的想当太子
[01:39.92]多少有点自作多情了
[01:43.08]所以
[01:43.72]崔逊之死
[01:45.32]死的是莫名其妙
[01:48.00]这一点呢
[01:48.94]又像崔衍
[01:50.38]不过崔衍的死
[01:52.38]曹操是发了话的
[01:54.57]三国志推演传就说刺眼死
[01:58.81]陆逊却不是刺死
[02:01.41]是被气死的
[02:03.07]这又与崔衍不同
[02:05.43]实际上
[02:06.29]崔衍之死
[02:07.65]十分费解
[02:09.43]我在命案真相一章做了很多的猜测
[02:12.91]总觉得还缺了一点什么
[02:15.81]后来读樊树志先生的国史概要
[02:19.35]恍然大悟
[02:21.44]樊先生就把崔衍之死与孔融
[02:24.58]弥衡之死归为一类
[02:27.20]因为他们都是名士
[02:30.08]这就对了
[02:31.50]陆逊的问题
[02:32.90]其实也正在于此
[02:35.48]上一章我们说了
[02:37.04]陆逊死后
[02:38.38]同样陷入了南鲁党争的那些人
[02:41.52]比如太子党二号人物诸葛恪
[02:44.30]鲁王党头号人物布置
[02:46.54]二号人物吕代
[02:48.04]三号人物传从
[02:50.08]不但没有受到惩罚
[02:52.32]反倒都升了官
[02:54.52]原因在哪里啊
[02:56.32]就因为政治背景和家庭出身不同
[03:00.82]查查吕历就知道
[03:02.50]布置避难江东
[03:04.50]吕带避乱南渡
[03:06.79]都是流亡北市
[03:09.15]诸葛恪则是流亡北氏的后代
[03:12.21]其父诸葛瑾避乱江东
[03:15.25]权从倒是江东的
[03:17.51]但孙策一到吴
[03:19.63]他就带领着自己的队伍率先来投
[03:23.01]算是从容之臣
[03:24.93]多少啊
[03:25.77]有点怀嗣将领的意味
[03:28.66]还有太子党的五号人物
[03:30.70]会稽太守藤胤
[03:32.92]虽然没有升官
[03:34.64]却也无事啊
[03:36.52]孙权临终的时候
[03:38.26]他还当了顾命大臣
[03:40.26]原因也很简单
[03:42.28]他和诸葛恪一样
[03:43.86]也是流亡北氏的后代
[03:47.32]此外
[03:48.02]还有一位特殊的人物
[03:50.36]适宜
[03:51.52]他是鲁王孙霸的师傅
[03:53.92]却早在赤乌五年就主张降低孙霸的待遇
[03:58.88]甚至让他出京
[03:59.90]却也没事儿
[04:02.40]当然没事的
[04:04.38]适宜
[04:05.12]北海瀛陵人
[04:06.72]汉末避乱江东
[04:08.82]汉是流亡北师嘛
[04:14.35]the
[04:19.40]相反
[04:20.32]我们看在南鲁一案当中挨整的
[04:24.28]无一不是江东人
[04:26.56]被下狱处死的太子太傅吴灿
[04:29.74]吴俊 乌承认
[04:31.44]被撤职流放的太守顾谈
[04:34.02]吴郡吴县人
[04:36.30]其实顾谈很有来历
[04:39.06]他是顾佣的孙子
[04:40.86]陆逊的外甥
[04:42.88]这就活该他倒霉了
[04:45.52]不过顾谈是太子党三号人物
[04:48.94]而且跳得很高
[04:50.76]算是罪有应得
[04:52.70]他的弟弟顾成
[04:54.12]也和顾谈一起流放
[04:56.42]恐怕就是受了牵连了
[04:59.40]为了说清问题
[05:00.78]让大家一目了然
[05:02.56]我们不妨开出一个名单来
[05:05.70]太子党这边
[05:07.08]陆逊 吴俊
[05:08.42]吴县人
[05:09.32]江东和吴俊四大家族之一
[05:12.56]被逼愤会至族
[05:15.39]诸葛恪
[05:16.59]琅琊阳都人
[05:18.37]流亡北市之后升官了
[05:21.31]顾谈 吴俊
[05:22.39]无县人
[05:23.25]江东和吴俊四大家族之一
[05:25.87]陆逊的外甥
[05:27.41]撤职流放
[05:29.58]朱俊 是吴俊
[05:30.90]吴县人
[05:31.68]吴俊四大家族之一
[05:33.82]赤乌十三年被降职
[05:35.96]后被刺死
[05:37.82]藤印
[05:38.54]北海郡县人
[05:40.02]流亡北市之后无氏
[05:43.23]吴灿 吴俊
[05:44.55]乌承人
[05:45.45]下狱处死
[05:46.89]是宜 北海
[05:48.13]瀛陵人
[05:49.07]流亡北市
[05:50.49]无师
[05:51.57]鲁王党这边呢
[05:53.09]布置 临淮
[05:54.69]淮阴人
[05:55.65]流亡北市
[05:57.11]升官了
[05:58.39]吕代 广陵
[05:59.71]海陵人
[06:00.85]流亡北市
[06:02.27]升官了
[06:03.31]全从 吴俊
[06:04.65]钱塘人
[06:05.57]但属于淮寺将领派系
[06:07.97]升官了 哎
[06:09.31]这就很清楚了
[06:11.05]在此案当中
[06:12.23]孙权并不是或者并不完全是按照对太子和鲁王的态度来划线的
[06:19.42]其实
[06:20.36]孙权废除孙和
[06:22.28]逼死孙霸
[06:23.56]是在赤乌十三年的八月
[06:26.48]逼死陆逊则是在赤乌八年的二月
[06:30.48]两世相隔五年半
[06:33.06]可见
[06:33.78]孙权逼死陆逊的时候
[06:36.10]还没有要彻底解决南鲁党争问题的想法
[06:40.84]而太子党和鲁王党闹了的举国中分
[06:44.47]也才刚刚开始
[06:46.83]所以
[06:47.51]南鲁党争不是陆逊挨拯的主要原因
[06:51.79]也不是孙权划线的标准
[06:54.91]那么
[06:55.21]孙权划线的标准是什么呢
[07:04.56]当然是派系
[07:07.06]太子党当中
[07:08.52]挨整的都是江东人
[07:10.92]其他人就没事儿
[07:12.72]诸葛恪呢
[07:13.68]还升了官
[07:15.04]这意思很清楚
[07:17.12]别人掺和到吏楚之争当中
[07:19.94]马马虎虎还可以
[07:21.84]你们江东士族就不行
[07:24.18]陆逊就更加的不行
[07:27.35]事实上
[07:28.21]陆逊一暗中挨整的
[07:30.37]无一不是江东人
[07:32.07]无一不与陆逊有关系
[07:34.85]比如顾谈是陆逊的外甥
[07:37.55]吴灿向陆逊通风报信儿
[07:41.06]另一位重要人物朱俊
[07:43.34]虽然是太子党
[07:45.12]还属于吴郡四大家族
[07:47.56]却要到五年半以后才挨整
[07:50.46]因此 我认为
[07:51.90]陆逊保太子
[07:53.76]只是他挨拯的表面原因
[07:56.52]身为江东氏族
[07:58.40]也只是他挨拯的部分原因
[08:01.42]归根结底
[08:02.80]还是孙权想整他
[08:05.67]那么
[08:06.23]孙权为什么要整陆逊呢
[08:14.32]马执杰先生三国史讲了四个原因
[08:17.94]第一
[08:18.78]陆逊是江东士族
[08:20.94]而且是其中势力最大的陆家子弟和殷亲
[08:25.70]再无高官厚禄
[08:27.56]地位显赫
[08:29.65]第二
[08:30.41]陆逊镇守武昌
[08:32.35]声望志龙
[08:33.79]上至太子孙登
[08:35.29]下至吴国权要
[08:37.05]都与陆逊交好
[08:39.11]这两条
[08:40.27]都让孙权慰藉
[08:42.98]因此
[08:43.70]有第三个原因
[08:45.32]就是孙权怕接班人驾驭不了陆逊
[08:49.52]必须在自己生前将他干掉
[08:52.84]第四
[08:53.72]陆逊是孙策的女婿
[08:56.06]而孙权是不想让孙策的子女势力太大的
[09:00.88]由此可见
[09:02.14]陆逊有数条不该
[09:05.12]第一
[09:05.68]他不该是氏族
[09:07.24]第二
[09:07.88]即便是氏族
[09:09.26]也不该是氏族中最大的
[09:11.82]第三
[09:12.85]既然是士族
[09:14.37]就不该到孙权那里做官
[09:16.95]第四
[09:17.85]就算做官儿
[09:19.57]也不该还做的最大
[09:22.03]有这四条
[09:23.57]他就该死
[09:25.19]何况还要掺和到吏处之争当中去
[09:28.69]那岂非是找死吗
[09:31.25]要知道
[09:32.01]那是人家的家务事
[09:34.05]你掺和个什么劲呢
[09:36.29]然而
[09:36.71]陆逊他不会这么想
[09:38.67]因为他是士
[09:39.59]士的特点是什么呀
[09:41.85]以替天天下为己任
[09:44.70]天下是谁的
[09:46.24]在国士们看来
[09:47.92]既是皇帝的
[09:49.50]也是世人的
[09:51.36]皇帝是天下统一的象征
[09:54.56]世人是天下太平的支柱
[09:57.90]世人作为国家的栋梁
[09:59.82]不但要辅佐皇帝治理天下
[10:02.52]还要协助皇帝处理好立储的问题
[10:06.08]因为太子命系国本
[10:08.86]太子不劳国本天摇保住太子
[10:12.85]这是国士们的责任
[10:15.19]因此
[10:15.95]陆逊不认为是孙家的家事儿
[10:18.83]而认为是东吴的国事
[10:21.49]他也不认为自己是多管闲事
[10:24.33]而认为是忠心耿耿
[10:27.66]然而
[10:28.06]陆逊的一腔热血
[10:30.06]却被迎头泼了一瓢冷水
[10:33.04]而且是风刀双剑严相逼
[10:37.16]让他冷彻心脾
[10:39.72]难怪要愤会制足了
[10:43.38]陆逊实在是太天真了
[10:46.32]他以为孙吴政权已经江东化
[10:49.72]江东氏族也已经孙吴化
[10:53.18]孙吴政权与江东氏族呢
[10:55.40]已经融为一体
[10:56.66]变成一家人了
[10:58.38]他哪里知道
[11:00.06]孙权的江东话是不得已
[11:03.14]孙权只是利用江东氏族
[11:05.88]永远都不会信任他们
[11:08.40]他更不知道
[11:09.68]由于前面说的那些原因
[11:12.06]孙权其实早就想整他了
[11:14.85]只是没有机会
[11:16.61]这一次
[11:17.77]不过是借机发难
[11:20.05]孙权会借一件事整另一个人吗
[11:23.93]会
[11:24.83]张温一按就是
[11:27.09]张温的遭遇
[11:28.43]最能让人体会到什么叫做冷暖人生
[11:33.28]张温是江东名士
[11:35.28]出身吴俊
[11:36.34]顾 路 朱
[11:37.22]张四大家族的张家
[11:39.50]他本人的素质也很好
[11:41.82]三国志张温传说是少修节操
[11:45.40]容貌奇伟
[11:47.20]据田余庆先生考证
[11:49.24]张温出世是在他三十二岁的时候
[11:53.34]想当时推荐他的人一定很多
[11:57.04]这就引起了孙权的注意
[11:59.76]孙权便问群臣说
[12:01.48]这个张温
[12:02.14]可可以和谁相比呀
[12:05.57]大司农刘基说
[12:07.25]可以和隋南将军
[12:09.03]钱塘侯权从相提并论
[12:12.87]太常雇佣却说
[12:14.73]张温这个人呐
[12:16.05]当今之世
[12:17.17]他无与伦比
[12:19.49]于是
[12:19.95]孙权召见张温
[12:21.93]召见的时候
[12:23.03]张温文采斐然
[12:24.89]对答如流
[12:26.41]旁观者都斜着身子
[12:28.65]伸长了脖子
[12:29.89]听得入迷
[12:31.45]孙权也肃然起敬
[12:33.65]礼遇有加
[12:35.57]召见结束出来以后
[12:37.49]张昭还特地拉着张温的手说
[12:40.59]老夫向先生致敬了
[12:43.35]先生应该明白老夫的意思吧
[12:47.16]张昭的意思究竟是什么呀
[12:49.26]这我们也不太清楚
[12:51.34]但是他对张温另眼相待
[12:54.12]这个是肯定的
[12:55.90]可以说
[12:56.68]张温的出世
[12:57.96]是隆重推出
[12:59.62]闪亮登场
[13:01.48]所以他刚一进入东吴政权
[13:04.38]就平步青云
[13:06.14]扶摇之上
[13:07.56]两三年内
[13:08.66]迅速提升
[13:09.80]从一郎
[13:10.74]选曹尚书而至太子太傅
[13:13.68]并以辅一中郎将的身份出使蜀汉
[13:17.65]然而
[13:18.49]张温从蜀国回来以后
[13:21.47]情况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3:25.27]孙权开始莫名其妙的记恨他
[13:28.65]终于找茬子将他下了大狱
[13:31.91]后来又发往本郡做苦力
[13:35.49]六年之后病死
[13:37.31]两个弟弟也一并被废
[13:40.03]三个姐妹野兽连累
[13:42.09]命运非常的凄惨
[13:44.59]那么张温又是因为为什么案子而挨整的呢
[13:55.80]此案说复杂也复杂
[13:58.44]说简单也简单
[14:00.66]简单的说
[14:01.80]就是一个名叫季彦的官员
[14:04.46]检和三鼠
[14:05.72]惹出事儿来
[14:06.94]三鼠就是五官中郎将属
[14:09.74]左中郎将属和右中郎将属
[14:13.04]三蜀的干部叫郎
[14:14.72]也叫郎官
[14:15.80]有郎中
[14:16.82]中郎 侍郎
[14:18.74]这些人呢
[14:19.62]平时就跟随在皇帝的身边
[14:22.42]素卫护从
[14:23.88]培养锻炼
[14:24.74]有了机会就放出去做官
[14:28.05]所以所谓三属
[14:29.95]用田渝庆先生的话说
[14:31.87]其实就是吴国官员的养成和储备机构
[14:36.63]这三蜀中的郎官
[14:38.43]用现在的话说
[14:39.91]就是第三梯队
[14:41.45]当时季彦担任的职务是选曹上书
[14:45.51]也就是负责选拔任命官吏的主办官员
[14:49.93]他发现三蜀郎官良莠不齐
[14:52.59]鱼龙混杂
[14:53.91]很多人呢
[14:54.87]是靠关系或者走后门混进来的
[14:58.46]便大张旗鼓的进行了整顿
[15:01.64]结果得罪权贵
[15:03.94]被诬自杀
[15:05.30]祸及张温
[15:07.25]那为什么会牵连到张温呢
[15:09.95]有三个原因
[15:11.51]第一
[15:12.39]张温和季燕都是吴俊人
[15:14.85]第二
[15:15.61]季燕是张温推荐来的
[15:18.01]第三
[15:18.81]张温和季燕观点相同
[15:21.37]而且过从甚密
[15:23.67]纪燕被逼死
[15:25.07]张温也就跟着倒霉了
[15:28.13]据三国志张温传记载
[15:30.29]事情大概是这样的
[15:32.94]这无疑是个冤案
[15:34.74]纪燕冤
[15:35.84]张温更冤
[15:37.48]纪燕帮孙权监督官员
[15:39.88]澄清吏治
[15:41.00]打击不正之风
[15:42.54]他怎么就该死呢
[15:44.74]张温不过与纪燕来往密切
[15:47.62]那就更没有罪了
[15:49.16]然而您看孙权强加在张温身上的罪名
[15:53.06]又是河图凶丑
[15:55.20]专邪一心
[15:56.68]又是察其中间
[15:58.52]形态裹现
[16:00.24]又是炫古国恩
[16:01.94]为己行事
[16:03.85]又是魁其艰辛
[16:05.53]无所不为
[16:07.45]翻译成现代汉语
[16:09.33]那就是把穷凶极恶
[16:11.35]原形毕露
[16:12.59]以权谋私
[16:13.77]十恶不赦这些个词儿都给他用上了
[16:17.55]简直啊
[16:18.29]那就是恨得咬牙切齿
[16:21.03]那孙权他又为什么这么恨张温呢

文本歌词


本字幕由TME AI技术生成
呼嘘
陆逊作为孙吴政权江东话的代表人物
由统帅而居相位
可谓登峰造极
然而
就在他人生旅程达到顶点的时候
却被孙权给逼死了
与此同时
另一些同样卷入太子与鲁王党争的人
却又升了官儿
那么
在这个事件的背后
有什么深刻的政治背景和政治原因呢
这个背景和原因
又与曹操
刘备
孙权的建国之路
有什么关系呢
thethe
上一章讲了陆逊之死
陆逊的遭遇像谁啊
崔演还是荀彧
我看哪都像
也都不像
陆逊和荀彧一样
都是忧愤而死
但荀彧死于理想
他和曹操有重大的政治分歧
陆逊则谈不上
在立楚的问题上
孙权只是处理不当
态度含糊
并没有明确要另立孙霸
孙霸最后被刺死
恐怕说明他的想当太子
多少有点自作多情了
所以
崔逊之死
死的是莫名其妙
这一点呢
又像崔衍
不过崔衍的死
曹操是发了话的
三国志推演传就说刺眼死
陆逊却不是刺死
是被气死的
这又与崔衍不同
实际上
崔衍之死
十分费解
我在命案真相一章做了很多的猜测
总觉得还缺了一点什么
后来读樊树志先生的国史概要
恍然大悟
樊先生就把崔衍之死与孔融
弥衡之死归为一类
因为他们都是名士
这就对了
陆逊的问题
其实也正在于此
上一章我们说了
陆逊死后
同样陷入了南鲁党争的那些人
比如太子党二号人物诸葛恪
鲁王党头号人物布置
二号人物吕代
三号人物传从
不但没有受到惩罚
反倒都升了官
原因在哪里啊
就因为政治背景和家庭出身不同
查查吕历就知道
布置避难江东
吕带避乱南渡
都是流亡北市
诸葛恪则是流亡北氏的后代
其父诸葛瑾避乱江东
权从倒是江东的
但孙策一到吴
他就带领着自己的队伍率先来投
算是从容之臣
多少啊
有点怀嗣将领的意味
还有太子党的五号人物
会稽太守藤胤
虽然没有升官
却也无事啊
孙权临终的时候
他还当了顾命大臣
原因也很简单
他和诸葛恪一样
也是流亡北氏的后代
此外
还有一位特殊的人物
适宜
他是鲁王孙霸的师傅
却早在赤乌五年就主张降低孙霸的待遇
甚至让他出京
却也没事儿
当然没事的
适宜
北海瀛陵人
汉末避乱江东
汉是流亡北师嘛
the
相反
我们看在南鲁一案当中挨整的
无一不是江东人
被下狱处死的太子太傅吴灿
吴俊 乌承认
被撤职流放的太守顾谈
吴郡吴县人
其实顾谈很有来历
他是顾佣的孙子
陆逊的外甥
这就活该他倒霉了
不过顾谈是太子党三号人物
而且跳得很高
算是罪有应得
他的弟弟顾成
也和顾谈一起流放
恐怕就是受了牵连了
为了说清问题
让大家一目了然
我们不妨开出一个名单来
太子党这边
陆逊 吴俊
吴县人
江东和吴俊四大家族之一
被逼愤会至族
诸葛恪
琅琊阳都人
流亡北市之后升官了
顾谈 吴俊
无县人
江东和吴俊四大家族之一
陆逊的外甥
撤职流放
朱俊 是吴俊
吴县人
吴俊四大家族之一
赤乌十三年被降职
后被刺死
藤印
北海郡县人
流亡北市之后无氏
吴灿 吴俊
乌承人
下狱处死
是宜 北海
瀛陵人
流亡北市
无师
鲁王党这边呢
布置 临淮
淮阴人
流亡北市
升官了
吕代 广陵
海陵人
流亡北市
升官了
全从 吴俊
钱塘人
但属于淮寺将领派系
升官了 哎
这就很清楚了
在此案当中
孙权并不是或者并不完全是按照对太子和鲁王的态度来划线的
其实
孙权废除孙和
逼死孙霸
是在赤乌十三年的八月
逼死陆逊则是在赤乌八年的二月
两世相隔五年半
可见
孙权逼死陆逊的时候
还没有要彻底解决南鲁党争问题的想法
而太子党和鲁王党闹了的举国中分
也才刚刚开始
所以
南鲁党争不是陆逊挨拯的主要原因
也不是孙权划线的标准
那么
孙权划线的标准是什么呢
当然是派系
太子党当中
挨整的都是江东人
其他人就没事儿
诸葛恪呢
还升了官
这意思很清楚
别人掺和到吏楚之争当中
马马虎虎还可以
你们江东士族就不行
陆逊就更加的不行
事实上
陆逊一暗中挨整的
无一不是江东人
无一不与陆逊有关系
比如顾谈是陆逊的外甥
吴灿向陆逊通风报信儿
另一位重要人物朱俊
虽然是太子党
还属于吴郡四大家族
却要到五年半以后才挨整
因此 我认为
陆逊保太子
只是他挨拯的表面原因
身为江东氏族
也只是他挨拯的部分原因
归根结底
还是孙权想整他
那么
孙权为什么要整陆逊呢
马执杰先生三国史讲了四个原因
第一
陆逊是江东士族
而且是其中势力最大的陆家子弟和殷亲
再无高官厚禄
地位显赫
第二
陆逊镇守武昌
声望志龙
上至太子孙登
下至吴国权要
都与陆逊交好
这两条
都让孙权慰藉
因此
有第三个原因
就是孙权怕接班人驾驭不了陆逊
必须在自己生前将他干掉
第四
陆逊是孙策的女婿
而孙权是不想让孙策的子女势力太大的
由此可见
陆逊有数条不该
第一
他不该是氏族
第二
即便是氏族
也不该是氏族中最大的
第三
既然是士族
就不该到孙权那里做官
第四
就算做官儿
也不该还做的最大
有这四条
他就该死
何况还要掺和到吏处之争当中去
那岂非是找死吗
要知道
那是人家的家务事
你掺和个什么劲呢
然而
陆逊他不会这么想
因为他是士
士的特点是什么呀
以替天天下为己任
天下是谁的
在国士们看来
既是皇帝的
也是世人的
皇帝是天下统一的象征
世人是天下太平的支柱
世人作为国家的栋梁
不但要辅佐皇帝治理天下
还要协助皇帝处理好立储的问题
因为太子命系国本
太子不劳国本天摇保住太子
这是国士们的责任
因此
陆逊不认为是孙家的家事儿
而认为是东吴的国事
他也不认为自己是多管闲事
而认为是忠心耿耿
然而
陆逊的一腔热血
却被迎头泼了一瓢冷水
而且是风刀双剑严相逼
让他冷彻心脾
难怪要愤会制足了
陆逊实在是太天真了
他以为孙吴政权已经江东化
江东氏族也已经孙吴化
孙吴政权与江东氏族呢
已经融为一体
变成一家人了
他哪里知道
孙权的江东话是不得已
孙权只是利用江东氏族
永远都不会信任他们
他更不知道
由于前面说的那些原因
孙权其实早就想整他了
只是没有机会
这一次
不过是借机发难
孙权会借一件事整另一个人吗

张温一按就是
张温的遭遇
最能让人体会到什么叫做冷暖人生
张温是江东名士
出身吴俊
顾 路 朱
张四大家族的张家
他本人的素质也很好
三国志张温传说是少修节操
容貌奇伟
据田余庆先生考证
张温出世是在他三十二岁的时候
想当时推荐他的人一定很多
这就引起了孙权的注意
孙权便问群臣说
这个张温
可可以和谁相比呀
大司农刘基说
可以和隋南将军
钱塘侯权从相提并论
太常雇佣却说
张温这个人呐
当今之世
他无与伦比
于是
孙权召见张温
召见的时候
张温文采斐然
对答如流
旁观者都斜着身子
伸长了脖子
听得入迷
孙权也肃然起敬
礼遇有加
召见结束出来以后
张昭还特地拉着张温的手说
老夫向先生致敬了
先生应该明白老夫的意思吧
张昭的意思究竟是什么呀
这我们也不太清楚
但是他对张温另眼相待
这个是肯定的
可以说
张温的出世
是隆重推出
闪亮登场
所以他刚一进入东吴政权
就平步青云
扶摇之上
两三年内
迅速提升
从一郎
选曹尚书而至太子太傅
并以辅一中郎将的身份出使蜀汉
然而
张温从蜀国回来以后
情况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孙权开始莫名其妙的记恨他
终于找茬子将他下了大狱
后来又发往本郡做苦力
六年之后病死
两个弟弟也一并被废
三个姐妹野兽连累
命运非常的凄惨
那么张温又是因为为什么案子而挨整的呢
此案说复杂也复杂
说简单也简单
简单的说
就是一个名叫季彦的官员
检和三鼠
惹出事儿来
三鼠就是五官中郎将属
左中郎将属和右中郎将属
三蜀的干部叫郎
也叫郎官
有郎中
中郎 侍郎
这些人呢
平时就跟随在皇帝的身边
素卫护从
培养锻炼
有了机会就放出去做官
所以所谓三属
用田渝庆先生的话说
其实就是吴国官员的养成和储备机构
这三蜀中的郎官
用现在的话说
就是第三梯队
当时季彦担任的职务是选曹上书
也就是负责选拔任命官吏的主办官员
他发现三蜀郎官良莠不齐
鱼龙混杂
很多人呢
是靠关系或者走后门混进来的
便大张旗鼓的进行了整顿
结果得罪权贵
被诬自杀
祸及张温
那为什么会牵连到张温呢
有三个原因
第一
张温和季燕都是吴俊人
第二
季燕是张温推荐来的
第三
张温和季燕观点相同
而且过从甚密
纪燕被逼死
张温也就跟着倒霉了
据三国志张温传记载
事情大概是这样的
这无疑是个冤案
纪燕冤
张温更冤
纪燕帮孙权监督官员
澄清吏治
打击不正之风
他怎么就该死呢
张温不过与纪燕来往密切
那就更没有罪了
然而您看孙权强加在张温身上的罪名
又是河图凶丑
专邪一心
又是察其中间
形态裹现
又是炫古国恩
为己行事
又是魁其艰辛
无所不为
翻译成现代汉语
那就是把穷凶极恶
原形毕露
以权谋私
十恶不赦这些个词儿都给他用上了
简直啊
那就是恨得咬牙切齿
那孙权他又为什么这么恨张温呢

声明:本站不存储任何音频数据,站内歌曲来自搜索引擎,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