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RC歌词

[ilingku:123]
[00:00.00]本字幕由TME AI技术生成
[00:01.17]啊
[00:03.16]康熙十七年三月一日
[00:06.24]吴三桂在湖南衡州登基称帝
[00:10.04]他宣布建立大周国
[00:12.30]定年号为昭武
[00:14.44]改衡州为定天府
[00:17.12]然后任命了一大堆的大学士
[00:20.28]尚书
[00:21.06]大将军等等
[00:22.50]此时
[00:23.22]这位大周昭武皇帝已经六十七岁了
[00:28.20]八月十六日
[00:29.40]康熙皇帝召开军事会议
[00:31.86]二十五岁的青年皇帝有些按耐不住自己了
[00:36.12]他第二次提出准备御驾亲征
[00:40.02]第二天
[00:40.84]大清康熙十七年
[00:42.68]也就是公元一六七八年的八月十七日
[00:46.52]吴三桂病死在湖南衡州那简陋的临时皇宫里
[00:53.48]死前
[00:54.36]他甚至没有来得及等到他十四岁的孙从昆明前来接班儿
[01:01.86]三年后
[01:02.76]大清康熙二十年
[01:04.40]也就是公元一六八一年的十月二十八日
[01:08.30]吴三桂十七岁的孙子在昆明自杀
[01:12.16]十一月十四日凌晨
[01:14.12]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京城黎明前的静谧
[01:18.92]三藩之乱最后荡平的捷报传入北京啊
[01:24.91]在这场历时八年的大动荡中
[01:27.75]尚可喜誓死不叛
[01:30.05]被他的儿子尚之信软禁起来
[01:32.74]曾经试图上吊自杀未遂
[01:35.35]后来在忧愤中病死
[01:38.29]孔有德的女婿孙延玲先是响应叛乱
[01:42.39]后来又想退出叛乱
[01:44.83]被吴三桂派兵杀死了
[01:47.63]尚之信参加叛乱后
[01:49.69]见势不好
[01:50.89]中途退出
[01:52.27]叛乱平息之后
[01:53.79]被康熙皇帝下令赐死
[01:57.22]耿精忠比尚知信更早参与叛乱
[02:01.20]后来和尚之信一样中途退出
[02:04.60]叛乱平息后
[02:05.90]与他的部下二十余人被分别凌迟处死或是斩首
[02:11.81]王府臣只判不公
[02:14.05]后来接受招抚
[02:15.75]日夜忧惧
[02:17.13]曾经与妻子一起上吊自杀未死
[02:21.05]昆明被攻克之前两个月奉命进京
[02:24.87]走到西安时死去
[02:27.11]死因不明
[02:29.98]这些骄兵叛将
[02:31.84]死则死矣
[02:33.10]没有太多人愿意关心他们的下落
[02:36.38]倒是有一个人的生前身后
[02:39.20]似乎牵动着所有人的柔肠
[02:42.36]她就是陈圆圆
[02:45.06]那个可能在吴三桂生命历程中发生过重大影响的传奇女子
[02:52.67]关于他的下落
[02:54.19]始终众说纷纭
[02:56.29]至今呢没有令人信服的解释或发现
[03:00.68]有一种说法比较愿意为人所接受
[03:04.14]据说陈圆圆坚决反对吴三桂发起叛乱
[03:08.68]后来见自己已经无能为力
[03:11.44]就在吴三桂闹事之前的几年出嫁进了佛门或者是道观
[03:17.64]三番乱起后不知了去向
[03:21.04]如今在贵州和云南地区
[03:23.24]有不止一处此女的乡中和传说
[03:27.59]没有人知道是真是假
[03:30.29]却也表现出了中国人怜香惜玉之优美情怀
[03:36.53]三藩之乱的平定
[03:38.31]带来了另外一个始料不及的副产品
[03:42.05]那就是这场大动乱催熟了解决台湾问题的时机
[03:47.93]从史书记载上看
[03:49.85]唐代以前
[03:51.41]中国政府可能就开始了对台湾的经营
[03:55.09]到南宋时期
[03:56.37]台湾隶属于福建晋江
[03:59.19]元明两代均在此设立巡检司
[04:03.13]明末万历
[04:04.53]天启年间
[04:05.91]荷兰人趁中国内政昏暗
[04:08.27]无暇顾及之机
[04:10.09]占领了台湾岛
[04:11.63]此后在那里一呆就是三十八年
[04:15.79]顺治十六年
[04:17.15]郑成功与张皇炎发动大规模长江口战役
[04:21.86]先胜后败
[04:23.52]遂于顺治十八年四月进攻台湾
[04:27.20]郑成功敦促荷兰人还我先人故土
[04:31.20]经过九个月的努力
[04:33.36]迫使荷兰人投降
[04:35.24]夺回了台湾
[04:36.72]并被明朝残余政权册封为延平郡亡
[04:41.70]康熙元年五月八日
[04:43.56]正值英年的郑成功病逝
[04:45.90]其子郑经接位
[04:47.75]此后
[04:48.29]郑经与清朝之间进行了十数年的博弈
[04:53.06]三番乱起后
[04:54.50]郑经立即响应
[04:56.38]率数万大军在福建厦门一带登陆
[05:00.02]迅速扩大战果
[05:02.38]他并不听从吴三桂的指挥
[05:04.90]不但抢夺清军的地盘
[05:07.12]也抢夺耿精忠的地盘
[05:09.40]然后大量劫掠物资运往台湾
[05:13.38]这闹得耿精忠大为恼火
[05:16.36]再也没有心思全力北上
[05:18.92]反而要回过头来对付郑经
[05:22.63]到康熙十九年
[05:24.47]三藩之乱已经接近尾声
[05:27.27]郑经一样兵败如山倒
[05:30.27]甚至一度差点被手下哗变的官兵擒献给康熙
[05:36.30]于损失惨重之中
[05:38.16]郑经仅带一千多人逃回澎湖列岛
[05:42.68]康熙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05:45.56]他趁重兵集中在南方之际
[05:48.04]立即将解决台湾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
[05:53.36]在此之前
[05:54.46]为了休养生息
[05:56.14]康熙不愿再动刀兵
[05:58.64]因此多次派人与郑经接洽
[06:01.98]主张和平解决
[06:03.80]为此呢
[06:04.52]也却曾一再做出让步
[06:07.42]答应郑经只要剃发称臣
[06:10.64]便可封为八敏王
[06:12.82]安享富贵
[06:15.05]郑经则坚持免削发
[06:17.83]不登案
[06:18.81]仿朝鲜之力称臣纳贡
[06:21.91]以小尊大
[06:23.85]此役被康熙驳回
[06:26.17]康熙认为郑经你本是中国人
[06:30.13]不可能允许他仿效朝鲜等外国鼠藩
[06:34.89]到了三藩之乱平息之际
[06:37.19]郑经也就没有多少讨价还价的回旋余地了
[06:42.23]郑成功一世英雄
[06:44.23]他的这个儿子却并不争气
[06:48.13]当时有一位居住在台湾的著名观察家记载到
[06:52.49]这位政经败退回台湾后
[06:55.43]不思进取
[06:56.93]似乎受了什么刺激似的
[06:59.17]凡事全部交给儿子裁决
[07:02.35]他自己放纵于花酒
[07:04.99]不遇正事而敬补昼补夜之欢
[07:09.33]也就是说
[07:10.31]这思把国家大事扔到一旁
[07:13.31]每天不分日夜的喝花酒
[07:16.45]结果康昔二十年正月
[07:19.54]三藩之乱最后平定的前夕
[07:22.94]在元宵节期间
[07:24.76]郑经又一次行静西之乐
[07:28.20]敬暴足
[07:29.68]当时他还不到四十岁
[07:33.40]此时大清帝国的陆上武力相对强悍
[07:37.92]水上军力很弱
[07:40.08]在进攻金门与厦门的时候
[07:42.48]甚至曾经要借助荷兰的船队
[07:45.70]为了彻底收复台湾
[07:47.58]康熙皇帝适时启用了精通海战的将军施琅
[07:52.44]大力打造帝国海军
[07:55.10]从而收复台湾已经成了时间问题
[08:00.65]施琅是福建人
[08:02.37]早在郑成功的父亲郑之龙成为福建沿海最大的走私与海盗头子的时候
[08:09.03]他就追随郑之龙纵横于海上
[08:12.63]在此期间
[08:13.67]郑之龙娶了一位日本姑娘
[08:16.11]生下了郑成功
[08:17.59]并积累起了富可敌国的巨大财富啊
[08:22.37]后来郑芝龙接受大明帝国招安
[08:25.07]成为大明沿海地区的重要官员
[08:28.31]郑成功也从幼年起便拜几位极为著名的大学者为师
[08:34.39]其中包括号称江南文坛领袖的钱谦益
[08:39.09]成长为一位一文一武的出色人物
[08:44.01]后来郑芝龙降清
[08:46.03]郑成功与父亲分道扬镳
[08:48.93]高举反清复明大旗
[08:51.15]并一举收复台湾
[08:53.49]成为备受尊敬的民族英雄
[08:57.01]施琅是郑芝龙
[08:58.87]郑成功父子两代的重要战将
[09:02.73]不幸的是
[09:03.83]后来郑成功与施琅之间发生摩擦
[09:06.97]施琅逃离出去
[09:08.69]其亲族多人被杀
[09:10.89]因此
[09:11.59]施琅坚持武力收复台湾
[09:14.17]态度极为坚决
[09:17.06]后来收复台湾的过程
[09:19.06]大体上可以描述为瓜熟蒂落
[09:21.88]水到渠成
[09:23.40]并没有多么离奇复杂
[09:25.74]原因是郑经死后
[09:27.74]他的几个重臣冯锡范
[09:30.18]刘国轩等人杀死了他的长子
[09:33.26]拥立年仅十二岁的次子郑克塽继位
[09:37.98]在中国历史上
[09:39.42]一般说来
[09:40.74]但凡出现这种情况
[09:43.26]也就离分崩离析不远了

文本歌词


本字幕由TME AI技术生成

康熙十七年三月一日
吴三桂在湖南衡州登基称帝
他宣布建立大周国
定年号为昭武
改衡州为定天府
然后任命了一大堆的大学士
尚书
大将军等等
此时
这位大周昭武皇帝已经六十七岁了
八月十六日
康熙皇帝召开军事会议
二十五岁的青年皇帝有些按耐不住自己了
他第二次提出准备御驾亲征
第二天
大清康熙十七年
也就是公元一六七八年的八月十七日
吴三桂病死在湖南衡州那简陋的临时皇宫里
死前
他甚至没有来得及等到他十四岁的孙从昆明前来接班儿
三年后
大清康熙二十年
也就是公元一六八一年的十月二十八日
吴三桂十七岁的孙子在昆明自杀
十一月十四日凌晨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京城黎明前的静谧
三藩之乱最后荡平的捷报传入北京啊
在这场历时八年的大动荡中
尚可喜誓死不叛
被他的儿子尚之信软禁起来
曾经试图上吊自杀未遂
后来在忧愤中病死
孔有德的女婿孙延玲先是响应叛乱
后来又想退出叛乱
被吴三桂派兵杀死了
尚之信参加叛乱后
见势不好
中途退出
叛乱平息之后
被康熙皇帝下令赐死
耿精忠比尚知信更早参与叛乱
后来和尚之信一样中途退出
叛乱平息后
与他的部下二十余人被分别凌迟处死或是斩首
王府臣只判不公
后来接受招抚
日夜忧惧
曾经与妻子一起上吊自杀未死
昆明被攻克之前两个月奉命进京
走到西安时死去
死因不明
这些骄兵叛将
死则死矣
没有太多人愿意关心他们的下落
倒是有一个人的生前身后
似乎牵动着所有人的柔肠
她就是陈圆圆
那个可能在吴三桂生命历程中发生过重大影响的传奇女子
关于他的下落
始终众说纷纭
至今呢没有令人信服的解释或发现
有一种说法比较愿意为人所接受
据说陈圆圆坚决反对吴三桂发起叛乱
后来见自己已经无能为力
就在吴三桂闹事之前的几年出嫁进了佛门或者是道观
三番乱起后不知了去向
如今在贵州和云南地区
有不止一处此女的乡中和传说
没有人知道是真是假
却也表现出了中国人怜香惜玉之优美情怀
三藩之乱的平定
带来了另外一个始料不及的副产品
那就是这场大动乱催熟了解决台湾问题的时机
从史书记载上看
唐代以前
中国政府可能就开始了对台湾的经营
到南宋时期
台湾隶属于福建晋江
元明两代均在此设立巡检司
明末万历
天启年间
荷兰人趁中国内政昏暗
无暇顾及之机
占领了台湾岛
此后在那里一呆就是三十八年
顺治十六年
郑成功与张皇炎发动大规模长江口战役
先胜后败
遂于顺治十八年四月进攻台湾
郑成功敦促荷兰人还我先人故土
经过九个月的努力
迫使荷兰人投降
夺回了台湾
并被明朝残余政权册封为延平郡亡
康熙元年五月八日
正值英年的郑成功病逝
其子郑经接位
此后
郑经与清朝之间进行了十数年的博弈
三番乱起后
郑经立即响应
率数万大军在福建厦门一带登陆
迅速扩大战果
他并不听从吴三桂的指挥
不但抢夺清军的地盘
也抢夺耿精忠的地盘
然后大量劫掠物资运往台湾
这闹得耿精忠大为恼火
再也没有心思全力北上
反而要回过头来对付郑经
到康熙十九年
三藩之乱已经接近尾声
郑经一样兵败如山倒
甚至一度差点被手下哗变的官兵擒献给康熙
于损失惨重之中
郑经仅带一千多人逃回澎湖列岛
康熙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他趁重兵集中在南方之际
立即将解决台湾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
在此之前
为了休养生息
康熙不愿再动刀兵
因此多次派人与郑经接洽
主张和平解决
为此呢
也却曾一再做出让步
答应郑经只要剃发称臣
便可封为八敏王
安享富贵
郑经则坚持免削发
不登案
仿朝鲜之力称臣纳贡
以小尊大
此役被康熙驳回
康熙认为郑经你本是中国人
不可能允许他仿效朝鲜等外国鼠藩
到了三藩之乱平息之际
郑经也就没有多少讨价还价的回旋余地了
郑成功一世英雄
他的这个儿子却并不争气
当时有一位居住在台湾的著名观察家记载到
这位政经败退回台湾后
不思进取
似乎受了什么刺激似的
凡事全部交给儿子裁决
他自己放纵于花酒
不遇正事而敬补昼补夜之欢
也就是说
这思把国家大事扔到一旁
每天不分日夜的喝花酒
结果康昔二十年正月
三藩之乱最后平定的前夕
在元宵节期间
郑经又一次行静西之乐
敬暴足
当时他还不到四十岁
此时大清帝国的陆上武力相对强悍
水上军力很弱
在进攻金门与厦门的时候
甚至曾经要借助荷兰的船队
为了彻底收复台湾
康熙皇帝适时启用了精通海战的将军施琅
大力打造帝国海军
从而收复台湾已经成了时间问题
施琅是福建人
早在郑成功的父亲郑之龙成为福建沿海最大的走私与海盗头子的时候
他就追随郑之龙纵横于海上
在此期间
郑之龙娶了一位日本姑娘
生下了郑成功
并积累起了富可敌国的巨大财富啊
后来郑芝龙接受大明帝国招安
成为大明沿海地区的重要官员
郑成功也从幼年起便拜几位极为著名的大学者为师
其中包括号称江南文坛领袖的钱谦益
成长为一位一文一武的出色人物
后来郑芝龙降清
郑成功与父亲分道扬镳
高举反清复明大旗
并一举收复台湾
成为备受尊敬的民族英雄
施琅是郑芝龙
郑成功父子两代的重要战将
不幸的是
后来郑成功与施琅之间发生摩擦
施琅逃离出去
其亲族多人被杀
因此
施琅坚持武力收复台湾
态度极为坚决
后来收复台湾的过程
大体上可以描述为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
并没有多么离奇复杂
原因是郑经死后
他的几个重臣冯锡范
刘国轩等人杀死了他的长子
拥立年仅十二岁的次子郑克塽继位
在中国历史上
一般说来
但凡出现这种情况
也就离分崩离析不远了

声明:本站不存储任何音频数据,站内歌曲来自搜索引擎,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