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RC歌词

[ilingku:021]
[00:00.00]本字幕由TME AI技术生成
[00:02.71]体验文化寻根之旅
[00:05.27]解开诸多历史疑惑
[00:08.15]易中天中华史系列有声书
[00:10.49]由国麦文化
[00:11.71]浙江文艺出版社联合出品
[00:14.55]作者 易中天
[00:17.11]演播 张大鹏
[00:19.96]请听第十三卷隋唐定局第一集第二帝国
[00:33.74]跟之前那动乱的四百年一样
[00:37.39]创造了世界性文明的隋唐也是由一系列阴谋和杀戮开场的
[00:45.71]隋文帝杨坚杀了北周的皇帝和皇族
[00:50.77]隋炀帝杨广和唐太宗李世民则杀了自己的哥哥
[00:57.42]此外
[00:58.20]隋文帝杨坚是否死在隋炀帝杨广手上虽尚无定论
[01:04.04]但杨广被亲信和亲兵所杀则确凿无疑
[01:10.56]所谓青史斑斑血迹
[01:16.16]然而在这片血染的土地上
[01:19.16]开出的却是绚烂无比的文明之花
[01:24.22]几乎所有人都承认
[01:26.24]大唐毋庸置疑的代表着中华的鼎盛与辉煌
[01:31.83]因此有理由成为我们民族的标志性符号或者代名词
[01:38.57]比方说
[01:39.71]海外华人的聚集区被叫做唐人街
[01:43.89]某种中国特色的服装则被称为唐装
[01:48.40]尽管那样式与大唐毫不相干
[01:54.14]与之相对应的是
[01:56.18]隋往往被遗忘
[02:00.10]就算记得住
[02:01.32]也只有杨帝的婚报
[02:05.46]婚报是唐人对杨广的盖棺论定
[02:10.04]在此之前
[02:11.24]杨广其实是有嗜号的明皇帝
[02:16.04]也有庙号随世族
[02:19.84]可惜这两个体面的称号系由隋帝国的洛阳留守政权所给出
[02:27.06]因此很快就被新建立的唐王朝推翻
[02:31.02]改世为阳
[02:33.42]从此他被叫做隋炀帝
[02:38.57]这是差的不能再差的恶评
[02:42.05]依照释法扬的意思
[02:44.57]有三种
[02:46.21]好内原礼
[02:48.47]即贪恋女色
[02:49.97]不尊礼法
[02:51.85]去礼远众
[02:53.71]即破坏理智
[02:55.19]背弃公众
[02:57.23]逆天虐民
[02:59.11]即违背天理
[03:00.67]虐待人民
[03:02.93]有前两条就是昏
[03:05.45]有后一条则是暴
[03:08.97]根据后世的描述演绎和普遍看法
[03:12.99]杨广大约是兼而有之
[03:15.81]既婚又报
[03:18.81]不知道李渊他们为什么要如此评价杨广
[03:23.73]没错
[03:24.89]为了证明改朝换代的合理性
[03:27.55]新政权往往要把前朝或末世说得一团漆黑
[03:32.81]这已经几乎是所有短命王朝或亡国之君难以逃脱的宿命
[03:40.18]然而其他那些末代君主得到的嗜好大多马马虎虎还过得去
[03:47.32]跟杨广一样声名狼藉的只有夏桀和阴纣
[03:53.97]贼人多杀曰劫
[03:56.79]残意损善曰纣
[03:59.61]简直就是十恶不赦
[04:03.59]更让杨广难堪的是
[04:05.67]杨原本是他送给陈朝后主陈叔宝的嗜好
[04:11.60]这对于那位声色犬马的昏君倒是恰如其分
[04:16.80]不要忘记
[04:18.06]那家伙不但在继位之后只知道醉生梦死
[04:22.56]便是在做俘虏时
[04:24.32]怀里也抱着两个漂亮女人
[04:28.17]把这个嗜好送给陈叔宝的杨广
[04:31.35]也有资格做出这样的历史评价
[04:35.53]因为他不但是隋王朝第二任皇帝
[04:38.53]也是当年灭陈部队的大元帅
[04:41.53]亲眼目睹了陈叔宝的荒淫无耻和昏庸无能
[04:47.24]只不过杨广做梦都想不到
[04:50.48]他的下场会更惨
[04:53.42]送给陈叔宝的恶事也会落到自己头上
[04:59.75]唐人甚至说
[05:01.37]两位洋皇帝相逢于酒泉
[05:04.61]恐怕不合适再讨论玉树后庭花了吧
[05:10.49]这真是莫大的讽刺
[05:13.97]可惜
[05:14.81]历史从来就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05:18.44]我们也只能管杨广叫隋炀帝
[05:23.00]问题在于
[05:24.36]他真有那么不堪吗
[05:27.66]未必
[05:29.78]有一位历史学家说的好
[05:32.67]秦始皇做过的事
[05:34.73]隋炀帝多半也做了
[05:36.87]却没有焚书坑儒
[05:39.99]隋炀帝做过的事
[05:41.97]唐太宗多半也做了
[05:44.19]却没有开凿运河
[05:47.22]那么凭什么秦始皇和唐太宗是千古一帝
[05:51.78]隋炀帝就只能遗臭万年
[05:56.42]这很不公平
[05:58.82]如果连累到隋的意义也被低估就更不公平
[06:05.00]没错
[06:06.45]隋是短暂的
[06:08.79]短短三十八年
[06:10.67]相对于三千七百年的中华文明史和两千一百多年的中华帝国史
[06:17.15]可谓弹指一挥间
[06:20.44]然而这个短命王朝完成的工作量却相当于其他朝代的数倍
[06:27.66]他留下的物质遗产
[06:29.68]文化遗产和政治遗产
[06:32.64]比如大运河
[06:33.96]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06:36.86]则直到明清两代都让人受用无穷
[06:42.02]这样的王朝
[06:43.82]难道可以小看
[06:46.77]更何况
[06:48.17]正如汉帝国不过是秦政治的遗嘱执行人
[06:53.19]隋王朝也是唐文明的历史开创者
[06:58.51]没有前面的秦
[07:00.23]就不会有后面的汉
[07:02.51]没有前面的隋
[07:04.21]也没有后面的唐
[07:07.72]事实上
[07:08.88]唐太宗是跟在隋炀帝后面亦步亦趋的
[07:14.24]他不但以隋为鉴
[07:16.10]更是以随为师
[07:18.34]而且并不仅仅只是将他当做反面教员
[07:23.55]隋可谓时间短暂
[07:26.41]内容丰富
[07:28.77]它是短命的
[07:30.23]也是不朽的
[07:32.81]西晋才叫做昙花一现
[07:36.11]真正有意义的是东晋
[07:38.61]可惜却只有半壁江山
[07:40.99]不是统一的大帝国
[07:44.13]能够比较的是秦
[07:48.59]隋与秦堪称难兄难弟
[07:52.45]都开创了统一的局面
[07:54.63]也都是二世而亡
[07:56.87]还都是前有长时间的动荡和战乱
[08:01.11]后有强大兴盛的世界大帝国
[08:05.41]而且后面两个统一王朝都曾经断裂
[08:09.65]汉有辛芒
[08:11.31]唐有五州
[08:12.97]可谓惊人的相似
[08:15.61]这恐怕不是巧合
[08:21.78]当然不是
[08:23.90]事实上
[08:24.94]正如隋唐与秦汉颇为相似
[08:28.34]明清与宋元也极为相同
[08:32.34]即都是前面一个汉族王朝
[08:34.88]后面一个少数民族政权
[08:37.72]存活的时间则大体相当
[08:41.26]宋三百年出头
[08:43.50]元一百年左右
[08:45.94]明二百七十六年
[08:48.04]清二百六十七年
[08:51.08]明和清的时间几乎一样
[08:53.08]而且都只比唐略短一点
[08:57.50]秦汉隋唐
[08:59.22]宋元明清
[09:00.90]区别显著
[09:02.90]因此
[09:04.02]如果以朱权中灭唐为界
[09:07.14]中华帝国的历史便可以分为上下两段
[09:12.30]上半段一千一百二十八年
[09:16.47]下半段一千零四年
[09:20.33]两段的时间差不多
[09:22.29]堪称上下两千年
[09:26.13]两千年表现为两种趋势
[09:29.87]大体上说
[09:31.11]上半段是先进行制度创新
[09:34.57]秦和隋
[09:36.59]然后变成世界帝国汉和唐
[09:41.21]下半段则是先进行制度改革
[09:44.83]宋和明
[09:46.49]走向糜烂之后
[09:48.05]再由少数民族政权元和清来书写和救场
[09:54.30]也就是说
[09:55.38]上半段是上坡路
[09:57.86]下半段是下坡路
[10:00.56]鼎盛与辉煌是在唐宋
[10:05.20]唐宋是巅峰
[10:07.18]也是分水岭
[10:09.64]分野是明显的
[10:12.20]前开放
[10:13.54]后收敛
[10:14.92]前上升后下滑
[10:17.14]前动荡后稳定
[10:20.06]元与明甚至实现了无缝对接
[10:24.70]然而
[10:25.18]宋元与明清的区别也很明显
[10:29.33]宋元延续了秦汉以来的宰相制度和隋唐以来的分权制度
[10:35.23]明清两代却是有政府无宰相
[10:39.03]一切权力都集中于皇帝
[10:42.14]皇帝大权独揽
[10:43.98]钱纲独断
[10:45.48]一人身兼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10:49.08]结果是明专制
[10:51.28]清独裁
[10:52.92]最后走向崩溃
[10:55.98]辛亥革命也不是偶然的
[11:00.35]显然
[11:01.37]宋元与明清不能混为一谈
[11:04.51]秦汉与隋唐就更不能
[11:08.29]所以
[11:09.19]上下两千年也可一分为四
[11:13.33]第一帝国秦汉
[11:15.81]四百四十一年
[11:18.20]第二帝国隋唐
[11:20.56]三百二十六年
[11:23.04]第三帝国宋元
[11:24.96]四百一十六年
[11:26.56]第四帝国明清
[11:28.96]五百四十三年
[11:32.24]此外
[11:32.78]还有三百六十九年无法归类
[11:35.84]只能计划单列
[11:38.39]这三百六十九年就是魏晋南北朝
[11:43.77]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历史时期
[11:48.49]持续时间之长
[11:50.21]超过两汉以外任何朝代
[11:53.07]统一时间之短
[11:54.93]相当于秦
[11:57.26]政治制度和文化特质既不同于秦汉
[12:00.88]也不同于隋唐
[12:02.90]社会形态和历史意义则接近于春秋战国
[12:08.54]也就是说
[12:09.72]魏晋南北朝跟春秋战国一样
[12:12.56]是在为新制度和新时代做准备
[12:18.72]难怪隋会跟秦一样断命了
[12:22.46]因为他们都是探索者和排头兵
[12:26.44]钱浪是只能死在沙滩上的
[12:30.06]隋炀帝则不过是被送上祭坛的牺牲品
[12:34.69]尽管他远非秦二世或陈叔宝可比
[12:39.75]实际上
[12:40.95]由于隋既是南北朝的终结者
[12:43.81]又是唐文明的先驱者
[12:46.27]担负着承前启后
[12:48.11]继往开来的使命
[12:50.31]因此难免表现出矛盾和分裂
[12:54.55]结果不但文帝和杨帝判若两朝
[12:59.07]杨帝的前期和后期也判若两人
[13:03.59]这就让史家和公众纠结
[13:06.91]只看见后期的
[13:08.29]恨不能鞭尸三百
[13:10.13]只看到前期的则立主翻案
[13:14.62]不过这并不重要
[13:17.50]杨广是该被称为杨皇帝
[13:20.10]还是该被称为明皇帝
[13:22.46]其实毫不管我们的痛痒
[13:25.28]重要的是通过他对第二帝国进行反思
[13:29.50]从而更好的审视我们的命运和选择
[13:35.16]但这一切
[13:36.54]又得从阳帝之死说起

文本歌词


本字幕由TME AI技术生成
体验文化寻根之旅
解开诸多历史疑惑
易中天中华史系列有声书
由国麦文化
浙江文艺出版社联合出品
作者 易中天
演播 张大鹏
请听第十三卷隋唐定局第一集第二帝国
跟之前那动乱的四百年一样
创造了世界性文明的隋唐也是由一系列阴谋和杀戮开场的
隋文帝杨坚杀了北周的皇帝和皇族
隋炀帝杨广和唐太宗李世民则杀了自己的哥哥
此外
隋文帝杨坚是否死在隋炀帝杨广手上虽尚无定论
但杨广被亲信和亲兵所杀则确凿无疑
所谓青史斑斑血迹
然而在这片血染的土地上
开出的却是绚烂无比的文明之花
几乎所有人都承认
大唐毋庸置疑的代表着中华的鼎盛与辉煌
因此有理由成为我们民族的标志性符号或者代名词
比方说
海外华人的聚集区被叫做唐人街
某种中国特色的服装则被称为唐装
尽管那样式与大唐毫不相干
与之相对应的是
隋往往被遗忘
就算记得住
也只有杨帝的婚报
婚报是唐人对杨广的盖棺论定
在此之前
杨广其实是有嗜号的明皇帝
也有庙号随世族
可惜这两个体面的称号系由隋帝国的洛阳留守政权所给出
因此很快就被新建立的唐王朝推翻
改世为阳
从此他被叫做隋炀帝
这是差的不能再差的恶评
依照释法扬的意思
有三种
好内原礼
即贪恋女色
不尊礼法
去礼远众
即破坏理智
背弃公众
逆天虐民
即违背天理
虐待人民
有前两条就是昏
有后一条则是暴
根据后世的描述演绎和普遍看法
杨广大约是兼而有之
既婚又报
不知道李渊他们为什么要如此评价杨广
没错
为了证明改朝换代的合理性
新政权往往要把前朝或末世说得一团漆黑
这已经几乎是所有短命王朝或亡国之君难以逃脱的宿命
然而其他那些末代君主得到的嗜好大多马马虎虎还过得去
跟杨广一样声名狼藉的只有夏桀和阴纣
贼人多杀曰劫
残意损善曰纣
简直就是十恶不赦
更让杨广难堪的是
杨原本是他送给陈朝后主陈叔宝的嗜好
这对于那位声色犬马的昏君倒是恰如其分
不要忘记
那家伙不但在继位之后只知道醉生梦死
便是在做俘虏时
怀里也抱着两个漂亮女人
把这个嗜好送给陈叔宝的杨广
也有资格做出这样的历史评价
因为他不但是隋王朝第二任皇帝
也是当年灭陈部队的大元帅
亲眼目睹了陈叔宝的荒淫无耻和昏庸无能
只不过杨广做梦都想不到
他的下场会更惨
送给陈叔宝的恶事也会落到自己头上
唐人甚至说
两位洋皇帝相逢于酒泉
恐怕不合适再讨论玉树后庭花了吧
这真是莫大的讽刺
可惜
历史从来就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我们也只能管杨广叫隋炀帝
问题在于
他真有那么不堪吗
未必
有一位历史学家说的好
秦始皇做过的事
隋炀帝多半也做了
却没有焚书坑儒
隋炀帝做过的事
唐太宗多半也做了
却没有开凿运河
那么凭什么秦始皇和唐太宗是千古一帝
隋炀帝就只能遗臭万年
这很不公平
如果连累到隋的意义也被低估就更不公平
没错
隋是短暂的
短短三十八年
相对于三千七百年的中华文明史和两千一百多年的中华帝国史
可谓弹指一挥间
然而这个短命王朝完成的工作量却相当于其他朝代的数倍
他留下的物质遗产
文化遗产和政治遗产
比如大运河
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则直到明清两代都让人受用无穷
这样的王朝
难道可以小看
更何况
正如汉帝国不过是秦政治的遗嘱执行人
隋王朝也是唐文明的历史开创者
没有前面的秦
就不会有后面的汉
没有前面的隋
也没有后面的唐
事实上
唐太宗是跟在隋炀帝后面亦步亦趋的
他不但以隋为鉴
更是以随为师
而且并不仅仅只是将他当做反面教员
隋可谓时间短暂
内容丰富
它是短命的
也是不朽的
西晋才叫做昙花一现
真正有意义的是东晋
可惜却只有半壁江山
不是统一的大帝国
能够比较的是秦
隋与秦堪称难兄难弟
都开创了统一的局面
也都是二世而亡
还都是前有长时间的动荡和战乱
后有强大兴盛的世界大帝国
而且后面两个统一王朝都曾经断裂
汉有辛芒
唐有五州
可谓惊人的相似
这恐怕不是巧合
当然不是
事实上
正如隋唐与秦汉颇为相似
明清与宋元也极为相同
即都是前面一个汉族王朝
后面一个少数民族政权
存活的时间则大体相当
宋三百年出头
元一百年左右
明二百七十六年
清二百六十七年
明和清的时间几乎一样
而且都只比唐略短一点
秦汉隋唐
宋元明清
区别显著
因此
如果以朱权中灭唐为界
中华帝国的历史便可以分为上下两段
上半段一千一百二十八年
下半段一千零四年
两段的时间差不多
堪称上下两千年
两千年表现为两种趋势
大体上说
上半段是先进行制度创新
秦和隋
然后变成世界帝国汉和唐
下半段则是先进行制度改革
宋和明
走向糜烂之后
再由少数民族政权元和清来书写和救场
也就是说
上半段是上坡路
下半段是下坡路
鼎盛与辉煌是在唐宋
唐宋是巅峰
也是分水岭
分野是明显的
前开放
后收敛
前上升后下滑
前动荡后稳定
元与明甚至实现了无缝对接
然而
宋元与明清的区别也很明显
宋元延续了秦汉以来的宰相制度和隋唐以来的分权制度
明清两代却是有政府无宰相
一切权力都集中于皇帝
皇帝大权独揽
钱纲独断
一人身兼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结果是明专制
清独裁
最后走向崩溃
辛亥革命也不是偶然的
显然
宋元与明清不能混为一谈
秦汉与隋唐就更不能
所以
上下两千年也可一分为四
第一帝国秦汉
四百四十一年
第二帝国隋唐
三百二十六年
第三帝国宋元
四百一十六年
第四帝国明清
五百四十三年
此外
还有三百六十九年无法归类
只能计划单列
这三百六十九年就是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历史时期
持续时间之长
超过两汉以外任何朝代
统一时间之短
相当于秦
政治制度和文化特质既不同于秦汉
也不同于隋唐
社会形态和历史意义则接近于春秋战国
也就是说
魏晋南北朝跟春秋战国一样
是在为新制度和新时代做准备
难怪隋会跟秦一样断命了
因为他们都是探索者和排头兵
钱浪是只能死在沙滩上的
隋炀帝则不过是被送上祭坛的牺牲品
尽管他远非秦二世或陈叔宝可比
实际上
由于隋既是南北朝的终结者
又是唐文明的先驱者
担负着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的使命
因此难免表现出矛盾和分裂
结果不但文帝和杨帝判若两朝
杨帝的前期和后期也判若两人
这就让史家和公众纠结
只看见后期的
恨不能鞭尸三百
只看到前期的则立主翻案
不过这并不重要
杨广是该被称为杨皇帝
还是该被称为明皇帝
其实毫不管我们的痛痒
重要的是通过他对第二帝国进行反思
从而更好的审视我们的命运和选择
但这一切
又得从阳帝之死说起

声明:本站不存储任何音频数据,站内歌曲来自搜索引擎,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